陳大桂忙又回到杭州,一去多日,沒有回報。 左宗棠密令蔣益灃,命他自顧自的儘管攻城。 蔣益灃便令高連升親率四營,直攻觀音堂的敵壘,並命周清亮的五營,以及水師劉連升、唐學發、羅啟勇分頭接應,又命徐文秀率湘軍六旗,①徑攻古蕩敵壘,楚軍一營,閩軍一營,為之接應。 又命洋將德克碑迭發大炮攻鳳山門,親兵四哨,為之接應。 陳炳文急率死黨三萬應戰。 正在一場混戰,勝敗未分的時候,忽見德克碑的落地開花炮陡將城垣打毀三丈,跟著又見頭裹紅巾的兩員敵將,忽由城外率隊即從打毀之處拚命衝入。 敵軍只知道是他們的敗兵,非但並未阻攔,而且連連讓道。 誰知衝入二將,正是徐春晏、徐春發二人。 原來徐克晏因見連日攻城不下,兵士百姓,死傷無算。 便與徐春發私下商量道:「我們大哥,口口聲聲命我等侍奉母親。 他已受了朝廷官職,只好盡忠,不能再事盡孝,這個自是正理沒話說的。 不過我們二人,既已來此助戰,今天的這場戰事,乃是清朝的生死關頭,依我之見,我想我們二人,一有機會,須得衝入城去,所謂不入虎袕,焉得虎子。 」 徐春發不待徐春晏說完,忙接嘴道:「這是叫做沖危險,萬一衝不出危險,我們二人便沒性命。 」 徐春晏道:「我正為此,我的不敢馬上打定主意,便是為的大哥一言。 」 徐春發道:「這末我們從長計議就是。 」 徐春晏忽被他的老兄說得好笑起來道:「救兵如救火,怎好從長計議。 」 徐春發聽說,忽然大喜的跳了起來道:「七弟,我已想到一個好法子了。 我們兩個,今天準定幹他一下。 倘若衝不出危險,我們兩個儘管送死,便好調出大哥回去侍奉母親。 」 徐春晏聽說,連連拍手贊成。 馬上便去喬裝敵人,並將所部民兵,也打扮得和長毛一樣。 剛剛安排妥當,可巧德克碑已將城垣轟毀三丈,他們兄弟二人,百話不說,急率所部一腳衝進城去。 敵方不知內幕,連連四散讓道。 徐春晏、徐春發二人,立即大喊一聲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二人的死字,猶未離口,頓時逢人便殺,遇馬便砍,大殺起來。 敵人措手不及,無不邊戰邊退。 蔣益灃一見徐氏昆季,已經拚命衝入,急令徐文秀、周廷瑞、賀國輝、王東林、劉清亮、李運榮、翁桂秋、李世祥、馬雲標、胡榮、李國棟、羅山綱、葉紀來等等,各率所部,迅速跟蹤殺入。 正是: 一人拚命原難擋 四面重圍也不支 不知大隊官兵殺入之後,究竟得手與否,且閱下文。 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為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 徐春晏、徐春發二人,既是喬裝發軍,從那轟塌城垣之處,冒險衝入城去,城中敵人,一個不防,大半驚潰,當下的官兵,即生擒敵人數千,救出難民無算,所獲槍炮器械,尤其不可勝計,杭州省垣,便於二十四日卯刻克復。 蔣益灃一見由他手中克復城池,自然大喜之下,即令各軍分屯各門,並命馬隊跟蹤追進,沿途又斃敵人數千。 蔣益灃一面遴選委員,整理衙署,賑濟災民,一面飛稟報捷。 次日大早,又據探子報稱,說是杭州潰出之敵,統統聚集瓶窯,添筑新壘,仍思抗拒官兵。 那時左宗棠可巧到來,急命各軍拚力追殺,自己也率大軍繼進。 敵人因見左宗棠親自前來,知不能抗,方始棄壘而走。 左宗棠便將大營駐紮瓶窯,督促各軍分頭追趕。 各軍疾驅一十八里,到了安溪關。 只見群峰矗立,地勢十分險峻,又有多數炮臺,並障大石。 原來天國軍隊,守餘杭的時候,以瓶窯可扼北路,用作犄角之勢。 及至杭州不守,大股隊伍,統統退此,還擬死守。 后見左宗棠的大軍驟到,不敢死拒,急又潛伏四面深林,滿擬等得官軍攻壘的當口,他們便出官軍的不意,從后抄襲,用哪一網打盡之計。 不料羅大春、劉榮合、楊和貴、朱明亮、張聲恒等人,早據探報,已知他們的底細,一面搶奪炮壘,一面四處搜殺伏兵。 伏兵見計不售,只好分頭四躥。 那天官兵方面,不但攻克關隘,且又獲得大炮五十五尊,鳥槍一千餘枝,旗幟糧秣無算。 二十六的那天,張聲恒、羅大春兩支人馬,首先殺出安溪關,追剿敵人。 不防忽然天降大霧,伸手不見五指,張聲恒的五營,走在最先,竟被敵方伏兵所陷,當場傷亡七百餘人,幸虧朱明亮、楊和貴等軍追到,拚力廝殺,始把張聲恒援救出險。 可是張聲恒業已受了重傷,不能作戰,由羅大春分兵護送回杭。 左宗棠親去看視,張聲恒醫治好久始愈。 左宗棠一面重賞各軍,一面飛奏報捷。 折中大意是:杭州為全浙根本,餘杭又為杭州西北的遮蔽。 賊首偽聽王陳炳文,負隅死守,力抗大軍,數月以來,攻剿殆無虛日。 今幸杭州餘杭兩城,均已克復。 浙西大局,漸可次第肅清。 皆仰賴皇上神威,文武諸臣同心協力,得以迅奏膚功。 現據諜報,賊首黃文金、李世賢,李遠繼等,猶麇集湖州一帶。 湖州既為賊逋淵藪,臣自當殫竭心力,慎以圖之等語。 朝廷據奏,先將左宗棠賞穿黃馬褂。 所有文武將官,悉有升賞。 左宗棠又請徐春晏、徐春發二人到營,獎慰有加。 徐春晏、徐春發便乘機面請回籍,去事老親。 左宗棠聽說蹙額道:「二位功勞不小,應該候我奏保官職。 」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