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那二十名的藤牌兵,雖被那五百名狼兵,殺得只有半個腦殼,殺得只有半個肚皮,殺得只在噴血,殺得只在放屁,仍舊不肯叫饒,仍舊不肯敗退,仍舊不肯偷生,仍舊不肯怕死,直到與那清廷忠臣李聲鑒廉訪,一共二十一個不全的屍體,掀唇露齒,怕人施施,直挺挺的躺在血泊之中,方始不動。 李聲鑒和那二十名藤牌兵既死。 那個獬面,方才忙將他的腦殼,向天一仰,雙臂一伸,吁上一口極長極長的大氣,也是乏力的表示。 正待上前再行殺去,陡然聽得他的背後,一陣人喊馬嘶的聲音,殺奔而來。 他急回頭一瞧,只見石達開、韋昌輝、洪宣嬌、陳素鵑、陳玉成、黃文金、譚紹-、賴漢英、胡以晃、曾天養、羅大綱、洪仁發、洪仁達等等,竟同風馳電掣的,轉眼之間,已到他的跟前。 他急一面手指地上躺著的那些死屍,一面大喊一聲道:「殺呀!」那個呀字的聲音,雖未把天震坍,可是已把南門守城的一個武官嚇得直從城樓之上,一個倒栽蔥的跌將下來。 城上的守城兵士,一見主將嚇得墜城斃命,頓時一聲發喊,先已逃散一半。 韋昌輝、陳玉成、曾天養、羅大綱等人,就在此時,各人縱下馬來,奔至城腳,拋上爬城軟梯。 大家一邊在撥城上射下之箭,一邊不要命的連爬帶縱而上。 及到城上,那班守城兵士復又一齊大喊一聲,統統逃散。 韋陳曾羅四個,此時那裡顧得追殺兵士;先將堵著城門的沙袋,手忙腳亂的搬開幾個,疾忙開開一扇城門,放入大眾。 那個獬面,首先帶著五百狼兵奔入,也不去和韋昌輝等人講話,單是復又幾聲喊叫直向城內殺去。 可憐那時武昌百姓的遭殃,真比現在民國二十年分,漢口的水災,還要厲害幾分。 石達開此時自然只顧城內的伏兵要緊,當下一面命各人各帶幾十名狼兵,分向四城搜殺,一面自己直向督撫兩署奔來。 等得他到撫署,那位常大淳中丞早和制臺赫德、藩臺梁星源、首道傅炳臺,總算一同殉了難了。 石達開正待人內,諭知一班官眷,不必尋死之際。 忽見探子趕來報告,說是大元帥千歲,已同錢軍師等人,在那制臺衙門,等候說話。 石達開連忙出了撫署,來至制臺衙門,一走進去,就被洪秀全一面一把執著他手,一面指著錢江說道:「達開賢弟,我真險呀,方才不是軍師仔細,我這個人,早被那個夏鳴盛的死賊剁為肉泥的了。 」 石達開聽說,不禁一嚇道:「這個夏鳴盛是誰,千歲又怎麼險些兒被他所害?」 錢江介面道:「起先千歲據報,說是武昌城業已克復,便想約我一同入城。 我因知道武昌城中,不無幾個清廷的忠臣,怕有甚麼埋伏,故命左先鋒鄧勝,走在先頭,我同千歲兩個,在後一步。 誰知那個江夏縣夏鳴盛,竟敢率領數十名差役,埋伏城濠之內,要想乘機行刺千歲。 幸虧鄧先鋒走在前頭,我和千歲二人,方免於難。 」 石達開不待錢江往下再說,急問現在那個姓夏的呢。 洪秀全恨恨的介面道:「他能把鄧先鋒剁為肉泥,我們難道不會將他砍成血餅么。 」 石達開聽說道:「千歲乃是萬金之軀,關乎全國非輕,以後須得千萬慎重一點才好。 」 洪秀全正待答話,忽見楊秀清竟將李秀成扭結一團的從外奔來。 錢江忙與石達開二人先向楊秀清的手中,把那李秀成拖開。 然後方問楊秀清究為何事? 楊秀清見問,便把他的腳一跺,大怒的答道:「我若不殺這個坐視不去救我的雜種誓不為人!」 錢江、石達開兩個,剛剛聽至此處,忽見蕭三娘同了陳小鵑二人,都是滿頭大汗的一同奔了前來,因見楊秀清已把李秀成放手,方在一邊拭著各人頭上的汗珠,一邊同怪楊秀清不應去和李秀成動手。 楊秀清見他妻子和陳小鵑兩個,也來怪他,更是氣上加氣。 便去向洪秀全突出眼珠子的說道:「千歲哥哥,本命秀成前去助我的,如何坐視不救。 今天之事,倘若沒有軍師率了眾位弟兄前去相救,請問一聲,我這個人,還有命么?」 洪秀全和錢江、石達開三個又一齊勸著楊秀清道:「秀成決無是心,況且他一見你的隊伍,已經渡江,連忙奔來請發大兵,這倒不可錯怪人的。 」 李秀成直至此時,始去向楊秀清打上一拱道:「秀清大哥,你怪小弟沒有本領前去救你則可。 怪著小弟存心不去救你則不可。 快快不可生氣,小弟這廂向你陪罪就是。 」李秀成一壁說著,一壁又是深深一揖。 楊秀清因見有了下場,方始皺著雙眉的答話道:「不是我在怪你,螻蟻尚且貪生,誰不要命的呢?」 洪秀全、錢江、石達開、蕭三娘、陳小鵑幾個,一見楊李二人已在說話,忙又一齊介面道:「好了好了,這件事本是小事,還是商量大事要緊。 」 眾人道言未已,忽見林鳳翔等來報告道:「江忠源與向榮各軍,已向黃州、興國,大冶各縣屯紮去了,我們應否窮追」。 林鳳翔尚未說完,又見李開芳也來報告,說是得著確信,清廷已派湖南的那個胡林翼率了大兵來此,不日可到等語。 洪秀全等得林李二人相繼說畢、急問楊秀清道:「你瞧我們怎麼辦法為是?」 楊秀清見問,並不轉商錢江等人,立即答道:「追殺向江之事,尚在其次,現在最緊要的是、自然進兵長安,倘若佔領那個歷古建都之地,我們就此坐了下來,然後分兵再取四川,還怕不成大業的么?」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