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身為予二十餘年前同結文社之老友,別號剡-放形客,后改養花軒主,有《養花軒詩集》行世。 曩在光緒戊申,聽鼓吳門、以予所填浣紗溪詞,絕贊周小紅女史之美,竟鬻其田產而納諸皇搖 S謔侵杖杖嵯紓不理世事,遂不得不賴筆墨以為生。 其賴筆墨以為生者,近且二十年,誰謂讀書人必無出息耶?予友之賴筆墨以為生者甚多,而賴撰著小說以供仰事俯蓄者,尤居多數,因是一般學子,求予函授小說者,亦歲不乏人。 惟予實已無暇及此,而朋友中賴小說以為生者,亦無暇捨己蕓人。 只有哲身,老興彌佳,猶能出其餘緒設一函授小說社于上海。 但其原訂簡章,頗覺瑣碎,爰就鄙意為之代訂、以便學者:一、函授小說,其第一步當由學者本人,自述其從小至今之經過,及其所見所聞可喜可悲之事實,用白話演為章回體之小說,每月撰述一回或二三回,每回之字數至少須在三千字以上,用批文格繕寫清楚,以便批改;如為短篇小說,則字數多寡不拘,每月只改一篇或二篇,統計不逾一萬字為度。 二、函授小說,並無所謂講義,只有一訣,即任寫何種人物,必須體會神情,使其言語行動,如見如聞;凡寫數人同在一地,務勿忘卻旁人之言動神氣,致如木偶,凡寫一人之面貌衣著,必細狀其特殊之點;凡寫屋宇風景,必如圖畫,不可僅寫大略;凡敘事情,若非萬不得已時;切勿用追述補敘之法,致使讀者墜入五里霧中,誤為尚在敘本段之事也(哲身所長即此數點)。 凡未到過之地方及未見過之人物,切勿虛擬,以致描寫不真,轉形見絀。 凡用此訣,直寫小說,無論如何,必已可觀,故無所用其長篇講義。 若在平日觀摹,則寫情當取《紅樓》,寫社會當取《儒林外史》,而近人所著、亦不外此淵源(哲身之《官眷香夢記》、《香國春秋》,恨水之《啼笑姻緣》都可作課本讀)。 三、函授小說,每月束脩,姑定十元;最短之畢業期,以六個月為限;來函及稿,均寄上海麥家園新華書局轉。 四、未經函授以前,面謁恕不接見,空函問訊,亦恕不復,實因撰著時間,別有特約工作,身心苦難分配,幸恕諒之。 予既代哲身改訂簡章后,復有通告一則如下,愿學詩文小說者鑒,仆自設家庭工業社以來,久已不收遙從弟子,而各省來函請業者,仍不乏人,栩實萬無餘暇及此。 茲有老友二人,皆設函授社于上海,爰為介紹如次:一、凡愿學詩文者,可向周拜花先生請業,其通訊處,在上海維爾蒙路尚德里一號。 二、凡愿學小說者,可向徐哲身先生請業,其通訊處,在上海麥家園新華書局。 可請直接函索章程。 二君都系飽學之士,必能使學者滿意也。 日來哲身,忽以前代大眾書局所作之《曾左彭三杰傳》索序于予,翻閱一過,頗覺聚精會神,亦未脫其本來面目,讀者視為小說固可,視為前清之掌故學亦可。 然予久已謝絕代人再作小說之序跋等事,無已乃將以上各文歸集一處,作為哲身之小傳,免破吾例云。 泉唐天虛我生陳栩作於家庭工業社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三月三日 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 民元至今,僅不過二十個年頭,為時何嘗久遠,不知現代的人們,怎麼竟會對於有清一代的政治沿革,社會狀態,儼同隔上幾十世,過了幾百年一般。 就是我們這班小說家之中,也有幾位記載清末一切的掌故,彷彿視為代遠年湮,沒甚典籍可考,往往略而不詳。 例如「紅羊」一役,清室方面,也曾出過幾個中興功臣,太平天國方面,也曾有過幾個革命種子,如此一件空前絕後的大案,理該有幾部極名貴極翔實的作品,流行世上,好給后之讀者,明瞭當時的實在情形。 豈知坊間此類書籍,雖如汗牛充棟,按其實際,大半都是各執成見,莫衷一是,甚有偏於太平天國方面的,動以滿奴功狗等等字樣,加諸中興功臣頭上;偏於清廷方面的,復以長毛髮逆等等名詞,加諸革命種子頭上。 其實好的未必全屬甲方,歹的未必全屬乙方,但在執筆之人,根據真相,依事直書,即是一部有價值的野史。 不才有鑑於此,敢以先世聞見所及,本身考據所得,即從「紅羊」之事為始,清室遜位為終,既不抹煞雙方之長,也不掩飾雙方之短。 他書已有記及的,不厭加詳,他書尚未蒐集的,不嫌其秘,事無鉅細,一定和盤的托將出來。 不敢就謂此勝於彼,只求生我後者,有部較為詳盡的參考書籍可讀,或不致再去墜入五里霧中,便是我輩做小說的天職。 論到清朝的中興功臣,當然要推曾國藩曾文正公為首,因他除開平洪偉績之外,還是一代的理學儒宗。 當清兵入關的時候,有個名叫曾孟學其人,是由外籍遷入湖南湘鄉縣大界里中居住的。 沒有幾久,旋又移居後來曾國藩誕生的那個白陽坪地方。 這位曾孟學,就是曾國藩的七世祖,嗣後孟學生子,叫做元吉;元吉的仲子,叫做輔臣;輔臣之子,叫做竟希;竟希娶于彭氏,彭氏有子,叫做玉屏;玉屏別字星岡,娶于王氏,王氏生子三人:長名麟書,別字竹亭,娶同縣江沛霖之女江氏為室;次名上臺,早年夭折;三名驥云,娶于郭氏。 嘉慶十五年庚午,曾國藩的高祖考輔臣,高祖妣某氏,曾祖批彭氏,都已先後下世,獨有曾祖竟希,年雖六十有九,尚極健旺。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