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初,掌行在詹事府。 吏部尚書蹇義老,輟部務,帝欲以璡代。 璡厚重勤敏,然寡學術。 楊士奇言恐璡不足當之,宜妙擇大臣通經術知今古者,帝乃止。 踰年,卒為尚書。 諭以呂蒙正夾袋,虞允文材館錄故事。 璡由是留意人才。 識進士李賢輔相器,授吏部主事,後果為名相。 時外官九年考滿,部民走闕下乞留,輒增秩復任。 璡慮有妄者,請覆實。 從之。 璡雖長六卿,然望輕。 又政歸內閣,自布政使至知府闕,聽京官三品以上薦舉;既又命御史、知縣,皆聽京官五品以上薦舉。 要職選擢,皆不關吏部。 正統初,左通政陳恭言:「古者擇任庶官,悉由選部,職任專而事體一。 今令朝臣各舉所知,恐開私謁之門,長奔競之風,乞杜絶,令歸一。 」下吏部議。 璡遜謝不敢當,事遂寢。 正統六年,御史曹恭以災異請罷大臣不職者。 帝命科道官參議。 璡及尚書吳中、侍郎李庸等被劾者二十人。 璡等自陳,帝切責而宥之。 璡子亮受賂為人求官。 事覺,御史孫毓等劾璡。 乃令璡致仕,而以王直代。 鄭辰,字文樞,浙江西安人。 永樂四年進士,授監察御史。 江西安福民告謀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誣狀。 福建番客殺人,覆命辰往。 止坐首惡,釋其餘。 南京敕建報恩寺,役囚萬人。 蜚語言役夫謗訕,恐有變,命辰往驗。 無實,無一得罪者。 谷庶人謀不軌,覆命辰察之,盡得其蹤跡。 帝語方賓曰:「是真國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遷山西按察使,糾治貪濁不少貸。 潞州盜起,有司以叛聞,詔發兵討捕。 辰方以事朝京師,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請無發兵。 」帝然之。 還則屏騶從,親入山谷撫諭。 盜皆感泣,復為良民。 禮部侍郎蔚綬轉粟給山海軍,辰統山西民輦任。 民勞,多逋耗,綬令即山海貸償之。 辰曰:「山西民貧而悍,急之恐生變。 不如緩之,使自通有無。 」用其言,卒無逋者。 丁內艱歸,軍民詣御史乞留。 御史以聞,服闋還舊任。 宣德三年召為南京工部右侍郎。 初,兩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內任者。 蹇義等薦九人。 獨辰及邵、傅啟讓,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試職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 辰往四川、貴州、雲南,悉奏罷其不職者。 雲南布政使周璟居妻喪,繼娶。 辰劾其有傷風教,璟坐免。 正統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饑。 時河堤決,即命辰伺便修塞。 或議自大名開渠,引諸水通衛河,利灌輸。 辰言勞民不便,事遂寢。 遷兵部左侍郎,與豐城侯李彬轉餉宣府、大同。 鎮守都督譚廣撓令,劾之,事以辦。 八年得風疾,告歸。 明年卒。 辰為人重義輕財。 初登進士,產悉讓兄弟。 在山西與同僚杜僉事有違言。 杜卒,為治喪,資遣其妻子。 柴車,字叔輿,錢塘人。 永樂二年,以舉人授兵部武選司主事,歷員外郎。 八年,帝北征,從尚書方賓扈行。 還遷江西右參議。 坐事,左遷兵部郎中,出知岳州府,復入為郎中。 宣德五年擢兵部侍郎。 明年,山西巡按御史張勖言,大同屯田多為豪右佔據,命車往按。 得田幾二千頃,還之軍。 英宗初,西鄙不靖。 以車廉干,命協贊甘肅軍務。 調軍給餉,悉得事宜。 初,朵兒只伯寇涼州,副總兵劉廣喪師。 不以實聞,顧飾功要賞。 車劾其罪,械廣至京。 賜車金幣,旌其直。 岷州土官後能冒功得升賞,車奏請加罪。 能復請,命宥之。 車反覆論其不可,曰:「詐冒如能者,實繁有徒,臣方次第按核。 今宥能,何以戢眾?若無功得官,則捐軀死敵者,何以待之?」朝廷雖從能請,然嘉車賢,遣使勞賜之。 正統三年,以破朵兒只伯功,增俸一級。 在邊,章數十上,悉中時病。 同事多不悅,車持益堅。 嘗建言:「漠北降人,朝廷留之京師,雖厚爵賞,其心終異。 如長脫脫木兒者,昔隨其長來歸,未幾叛去。 今乃復來,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江南,離其黨類。 」事下兵部,請處之河間、德州。 帝報可。 後降者悉以此令從事。 稽核屯田豪占者,悉清出之,得六百餘頃。 四年進兵部尚書,參贊如故。 尋命兼理陝西屯田。 明年召還,命與僉都御史曹翼歲更代出鎮。 及期病甚。 詔遣大理寺少卿程富代翼,而命車歸治疾。 未及行,六年六月卒。 車在江西時,以采木入閩,經廣信。 廣信守,故人也,饋蜜一罌。 發視之,乃白金。 笑曰:「公不知故人矣」,卻不受。 同事邊塞者多以宴樂為豪舉。 車惡之,遂斷酒肉。 其介特多此類。 劉中敷,大興人,初名中孚。 燕王舉兵,以諸生守城功,授陳留丞。 擢工部員外郎。 仁宗監國,命署部事,賜今名。 遷江西右參議。 宣德三年遷山東右參政,進左布政使。 質直廉靜,吏民畏懷。 歲大侵,言于巡撫,減賦三之二。 正統改元,父憂奪情,俄召拜戶部尚書。 帝沖年踐阼,慮群下欺己,治尚嚴。 而中官王振假以立威,屢摭大臣小過,導帝用重典,大臣下吏無虛歲。 三年諷給事御史劾中敷與左侍郎吳璽等,下獄,釋還職。 六年,言官劾中敷專擅。 詔法司于內廷雜治。 當流,許輸贖。 帝特宥之。 其冬,中敷、璽及右侍郎陳瑺請以供禦牛馬分牧民間。 言官劾其變亂成法,並下獄論斬。 詔荷校長安門外,凡十六日而釋。 瓦剌入貢,詔問馬駝芻菽數,不能對,復與璽、瑺論斬系獄。 中敷以母病,特許歸省。 明年冬,當決囚,法司以請。 命璽、瑺戍邊,中敷俟母終其奏。 已,釋為民。 景帝立,起戶部左侍郎兼太子賓客。 時方用兵,論功行賞無虛日。 中敷言府庫財有限,宜撙節以備緩急。 帝嘉納。 景泰四年卒。 贈尚書。 中敷性淡泊,食不重味,仕宦五十年,家無餘資。 子璉,正統十年進士。 授刑科給事中,累官太仆寺卿。 恥華靡,居官剛果。 左遷遼東苑馬寺卿,卒。 子機,幼有孝行。 成化十四年進士。 改庶吉士。 正德中,代張彩為吏部尚書,以人言乞歸。 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流賊犯江上,眾議擇將。 適都督李昴自貴州罷官至,機即召任之。 昂以無朝命辭。 機曰:「機奉敕有雲,‘敕所不載,聽便宜’。 此即朝命也。 」眾服其膽識。 致仕歸,卒。 張鳳,字子儀,安平人。 父益,官給事中。 永樂八年從征漠北,歿于陣。 鳳登宣德二年進士。 授刑部主事。 讞江西叛獄,平反數百人。 正統三年十二月,法司坐事盡系獄,遂擢鳳本部右侍郎。 以主事擢侍郎,前時未有也。 明年命提督京倉。 六年改戶部,尋調南京。 適尚書久闕,鳳遂掌部事。 貴州奏軍衛乏糧,乞運龍江倉及兩淮鹽于鎮遠府易米。 鳳以龍江鹽雜泥沙,不堪易米給軍,盡以淮鹽予之,然後以聞。 帝嘉賞。 又言留都重地,宜歲儲二百萬石,為根本計。 從之,遂為令。 南京糧儲,舊督以都御史,十二年冬命鳳兼理。 廉謹善執法,號「板張」。 第1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下》
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