忱素樂易。 先是,大理卿胡為巡撫,用法嚴。 忱一切治以簡易,告訐者輒不省。 或面訐忱:「公不及胡公。 」忱笑曰:「胡卿敕旨,在祛除民害;朝廷命我,但云安撫軍民。 委寄正不同耳。 」既久任江南,與吏民相習若家人父子。 每行村落,屏去騶從,與農夫餉婦相對,從容問所疾苦,為之商略處置。 其馭下也,雖卑官冗吏,悉開心訪納。 遇長吏有能,如況鍾及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同知趙泰輩,則推心與咨畫,務盡其長,故事無不舉。 常詣松江相視水利,見嘉定、上海間,沿江生茂草,多淤流,乃浚其上流,使崑山、顧浦諸所水迅流駛下,壅遂盡滌。 暇時以匹馬往來江上,見者不知其為巡撫也。 歷宣德、正統二十年間,朝廷委任益專。 兩遭親喪,皆起複視事。 忱以此益發舒,見利害必言,言無不聽。 初,欲減松江官田額,依民田起科。 戶部郭資、胡濙奏其變亂成法,請罪之,宣宗切責資等。 忱嘗言:「吳淞江畔有沙涂柴場百五十頃,水草茂盛,蟲蜢多生其中。 請募民開墾,可以足國課,消蟲災。 」又言:「丹徒、丹陽二縣田沒入江者,賦尚未除。 國初蠲稅之家,其田多並于富室,宜征其租,沒于江者除之,則額不虧而貧富均。 無錫官田賦白米太重,請改征租米。 」悉報可。 其因災荒請蠲貸,及所陳他利病無算。 小者用便宜行之,無所顧慮。 久之見財賦充溢,益務廣大。 修葺廨舍學校、先賢祠墓、橋樑道路,及崇飾寺觀,贈遺中朝官,資餉過客,無稍吝惜。 胥吏漁蠹其中,亦不甚訾省。 以故屢召人言。 九年,給事中李素等劾忱妄意變更,專擅科斂。 忱上章自訴。 帝以余米既為公用,置不問。 先是,奸民尹崇禮欲撓忱法,奏忱不當多征耗米,請究問倉庫主者,忱因罷前法。 既而兩稅復逋,民無所賴,咸稱不便。 忱乃奏按崇禮罪,舉行前法如故。 再以九載滿,進戶部尚書。 尋以江西人不得官戶部,乃改工部,仍巡撫。 景泰元年,溧陽民彭守學復訐忱如崇禮言,戶部遂請遣御史李鑒等往諸郡稽核。 明年又以給事中金達言,召忱還朝。 忱乃自陳:「臣未任事之先,諸郡稅糧無歲不逋。 自臣蒞任,設法剗弊,節省浮費,於是歲無逋租,更積贏羡。 凡向之公用所須、科取諸民者,悉于余米隨時支給。 或振貸未還,遇赦宥免,或未估時值,低昂不一。 緣奉宣宗皇帝並太上皇敕諭,許臣便宜行事,以此支用不復具聞。 致守學訐奏,戶部遣官追征,實臣出納不謹,死有餘罪。 」禮部尚書楊寧言:「妄費罪乃在忱,今估計余值,悉征於民間,至有棄家逃竄者,乞將正統以前者免追。 」詔許之,召鑒等還。 既而言官猶交章劾忱,請正其罪。 景帝素知忱賢,大臣亦多保持之,但令致仕。 然當時言理財者,無出忱右。 其治以愛民為本。 濟農倉之設也,雖與民為期約,至時多不追取。 每歲徵收畢,逾正月中旬,輒下檄放糧,曰:「此百姓納與朝廷剩數,今還與百姓用之,努力種朝廷田,秋間又納朝廷稅也。 」其所弛張變通,皆可為後法。 諸府余米,數多至不可校,公私饒足,施及外郡。 景泰初,江北大饑,都御史王竑從忱貸米三萬石。 忱為計至來年麥熟,以十萬石畀之。 性機警。 錢谷鉅萬,一屈指無遺算。 嘗陰為冊記陰晴風雨。 或言某日江中遇風失米,忱言是日江中無風,其人驚服。 有奸民故亂其舊案嘗之。 忱曰:「汝以某時就我決事,我為汝斷理,敢相紿耶?」三殿重建,詔征牛膠萬斤,為彩繪用。 忱適赴京,言庫貯牛皮,歲久朽腐,請出煎膠,俟歸市皮償庫。 土木之變,當國者議,欲焚通州倉,絶寇資。 忱適議事至,言倉米數百萬,可充京軍一歲餉,令自往取,則立盡,何至遂付煨燼。 頃之,詔趣造盔甲數百萬。 忱計明盔浴鐵工多,令且沃錫,數日畢辦。 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無輕易忱法。 然自是戶部括所積余米為公賦,儲備蕭然。 其後吳大饑,道殣相望,課逋如故矣。 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處處祀之。 景泰四年十月卒。 謚文襄。 況鍾等自有傳。 贊曰:宋禮、陳瑄治河通運道,為國家經久計,生民被澤無窮。 周忱治財賦,民不擾而廩有餘羡。 此無他故,殫公心以體國,而才力足以濟之。 誠異夫造端興事,徼一時之功,智籠巧取,為科斂之術者也。 然河渠之利,世享其成,而忱之良法美意,未幾而澌滅無餘,民用重困。 豈非成功之有跡者易以循,而用法之因人者難其繼哉。 雖然,見小利而樂紛更,不能不為當日之嘵嘵者惜也。 列傳第四十二 ○張輔高士文 徐政 黃福 劉俊呂毅 劉昱 陳洽侯保 馮貴伍雲 陳忠李任等 李彬 柳升崔聚 史安 陳鏞 李宗昉 潘禋梁銘 王通陶季容 陳汀 張輔,字文弼,河間王玉長子也。 燕師起,從父力戰,為指揮同知。 玉歿東昌,輔嗣職。 從戰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皆有功。 從入京師,封信安伯,祿千石,予世券。 妹為帝妃。 邱福、硃能言輔父子功俱高,不可以私親故薄其賞。 永樂三年進封新城侯,加祿三百石。 是時安南黎季犛弒其主,自稱太上皇,立子蒼為帝。 其故王之孫陳天平自寮國來奔,季犛佯請歸國。 帝遣都督黃中以兵五千送之,前大理卿薛為輔。 季犛伏兵芹站,殺天平,亦死。 帝大怒,命成國公硃能為征夷將軍,輔為右副將軍,帥豐城侯李彬等十八將軍,兵八十萬,會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分道進討。 兵部尚書劉俊贊軍事,行部尚書黃福、大理寺卿陳洽給饋餉。 四年十月,能卒於軍,輔代領其眾。 自憑祥進師,度坡壘關,望祭安南境內山川,檄季犛二十罪。 進破隘留、鷄陵二關,道芹站,走其伏兵,抵新福。 晟軍亦自雲南至,營于白鶴。 安南有東、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為險,賊緣江南北岸立柵,聚舟其中,築城于多邦隘,城柵橋艦相連九百餘里,兵眾七百萬,欲據險以老輔師。 輔自新福移軍三帶州,造船圖進取。 會帝聞硃能卒,敕拜輔為將軍,制詞以李文忠代開平王常遇春為比,且言乘冬月瘴癘未興,宜及時滅賊。 十二月,輔軍次富良江北,遣驃騎將軍硃榮破賊嘉林江,遂與晟合軍進攻多邦城。 佯欲他攻以懈賊,令都督黃中等將死士,人持炬火銅角,夜四鼓,越重濠,雲梯傅其城。 都指揮蔡福先登,士蟻附而上,角鳴,萬炬齊舉,城下兵鼓噪繼進,遂入城。 賊驅象迎戰。 輔以畫獅蒙馬沖之,翼以神機火器。 象皆反走,賊大潰。 斬其帥二人,追至傘圓山,盡焚緣江木柵,俘斬無算。 進克東都,輯吏民,撫降附,來歸者日以萬計。 遣別將李彬、陳旭取西都,又分軍破賊援兵。 季犛焚宮室倉庫逃入海,三江州縣皆望風降。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下》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