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聖人要把「義」與「利」分別開來,並用君子和小人 加以嚴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義」而輕 「利」罷了。
用壞人做你的鏡子
【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讀解】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
27章)與孔子這裡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 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裡,惡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 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刺激。善與惡,美與醜,積極 與消極就是這樣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總是要求我們既愛自己的老師,也愛自己 的敵人。而不僅僅是恨他,厭惡他。這裡面的深刻含義,除了要 愛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鏡子,藉以自我反省的意 思在內。
怎樣對待父母的過錯?
【原文】
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②,勞③而不怨。」
【註釋】
①幾(ji):輕微,婉轉。③違;冒犯。③勞:憂愁。
【譯文】
孔于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裡 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讀解】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加以勸阻,是陷父母于不義之中,自己也 是不義。勸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勸阻不聽而大吼大叫冒犯 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顧,做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逍。
當然,恰好是這一點最為困難,尤其是對我們今天號稱「小 皇帝」的獨生子女來說,要做到就更是難乎其難了。
是不是要求過分了呢?
反過來想一想吧,當你年幼無知的時候,當你啟蒙成長而錯 誤不斷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不厭其煩地對待你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今》)
又有什麼過分和委屈呢Y
父母在世,不要遠遊
【原文】
子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讀解】
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遊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時代, 「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 機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機游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遊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萬一父母急病或緊迫有事,難 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遊」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 情況,加以合理的調整。
何況,即使在當今時代,離家遠遊的人不也音訊常通,幾天 一封信,一日一通電話嗎?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為了使家裡人 釋念放心而已。可見,人之常情,古今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至少「遊必有方」在今天還是適宜的罷。
記住父母的年紀
【原文】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 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讀解】
喜則點歌祝壽做生日,懼則湯藥侍候問寒暖。
孝子之心就這樣體現。
尤其是在當今經濟日漸發達的時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 贍養.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還是各立門戶分開生活,平時盡孝的 地方較古人已少了許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 心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做子女的還有什麼理由連父母的年紀 都不放在心上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難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捫心自問,你是不是這樣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 趕快去記住你父母的年紀吧。
為言過其行而感到羞恥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①躬②之不逮③也。」
【註釋】
①恥:意動用法,以.....為恥。②躬:自身。這裡指自身的實際行動。③逮:及,趕上。
【譯文】
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 動跟不上為恥辱。」
【讀解】
就像「人不知而不慍」一類的話題一樣,關於言與行的關係 問題,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強調。
在《學而》篇裡,孔子說過「敏於事而慎於言」。在《為政》 篇裡又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本篇裡,除了這裡的說法 外,孔子還說:「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在《憲問》篇裡,孔 子又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所有這些說法,意思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 少說。或者如俗語所說:「說到做到,不放空炮。」
據《三國志·馬良傳》載,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 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在街亭 之戰中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兵失街亭。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犯 了一個大錯誤,只好揮淚斬馬謖,自己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