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晉主石敬瑭主原作「王」,據大典七七○二改。
二:宣化縣丁四千按地理志一,宣化縣戶四千。一戶一丁,疑誤。
三:慶州玄寧縣玄寧,地理志一作玄德。
四:鳳州丁一千按地理志一,鳳州戶四千。丁數少於戶數,疑誤。
五:遼陽府統縣六轄軍府州城二十六道光殿本考證云:「按地理志,統縣九,轄軍、府、州、城八十七。此所載『縣六』,系據丁數可見者;其『二十六』之數,恐有舛誤。」
六:析津府統縣十一十一,原脫「一」字。按下列縣數十一,與地理志四合,據補。
七:歸義縣丁八萬按地理志四,歸義縣戶四千。「丁八萬」疑是丁八千之誤。
八:天成縣成,原誤「詳」。據地理志五改。金史地理志作天城。
九:斜離底百官志二:「達裡得部,亦曰達離底。」按下文有達裡底,疑與此為重出。
一○:烏古按屬國表作骨裡國即烏骨裡,亦作於骨裡、于厥、于厥裡。
一一:燉煌此與下文沙州燉煌、沙州回鶻為重出。
一二:南京女直按紀統和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幸南京。女直遣使獻所獲烏昭慶妻子。」屬國表誤作「南京女直遣使獻所獲烏昭慶妻子」。此「南京女直」似沿襲屬國表之誤。紀大安元年十一月,「以南女直詳穩蕭袍裡為北府宰相」。檢上文有北女直,則此目當作南女直。即金史世紀所謂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下文不冠南北之女直,似指完顏強大以後之女直。
一三:查只底按部族表,「太平七年,查只底部來附。」是部,非屬國。
一四:高昌此與下文和州回鶻為重出。
一五:梅裡急按紀保大五年作密兒紀,即金、元之篾兒乞。
一六:鼻骨德按百官志二作鼻國德。
一七:斡朗改按斡朗改及娘改本書屢見,一為屬國,一為部族。劉師培左集卷五部族表書後雲,均烏梁海之轉音,元秘史作兀良合。
第三十七卷 志第七
地理志一
帝堯畫天下為九州。舜以冀、青地大,分幽、並、營,為州十有二。幽州在渤、碣之間,并州北有代、朔,營州東暨遼海。其地負山帶海,其民執干戈,奮武衛,風氣剛勁,自古為用武之地。太祖以迭剌部之眾代遙輦氏,起臨潢,建皇都;東並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立晉,有幽、涿、檀、薊、順、營、平、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十六州,<一>於是割古幽、並、營之境而跨有之。東朝高麗,西臣夏國,南子石晉而兄弟趙宋,吳越、南唐航海輸貢。嘻,其盛矣!
遼國其先曰契丹,本鮮卑之地,居遼澤中;去榆關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黃龍,北帶潢水,冷陘屏右,遼河塹左。高原多榆柳,下隰饒蒲葦。當元魏時,有地數百里。至唐,大賀氏蠶食扶餘、室韋、奚、 之區,地方二千餘裡。貞觀三年,以其地置玄州。尋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為州,各置刺史:達稽部曰峭落州,紇便部曰彈汗州,獨活部曰無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連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墜斤部曰萬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大賀氏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軍事。分州建官,蓋於此。
迨于五代,闢地東西三千里。遙輦氏更八部曰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鷄部、集解部、奚部,屬縣四十有一。每部設刺史,縣置令。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聖宗城中京,興宗升雲州為西京,於是五京備焉。又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臚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上京道
上京臨潢府,本漢遼東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蒙國、別魯等三山之勢于葦甸,<二>射金齪箭以識之,謂之龍眉宮。神冊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顯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
淶流河自西北南流,繞京三面,東入于曲江,其北東流為按出河。又有禦河、<三>沙河、黑河、潢河、鴨子河、他魯河、<四>狼河、蒼耳河、輞子河、臚河、陰涼河、豬河、鴛鴦湖、<五>興國惠民湖、廣濟湖、鹽濼、百狗濼、火神澱、<六>馬盂山、兔兒山、<七>野鵲山、鹽山、鑿山、<八>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屈劣山、勒得山 唐所封大賀氏勒得王有墓存焉。
戶三萬六千五百,轄軍、府、州、城二十五,<九>統縣十:
臨潢縣。太祖天贊初南攻燕、薊,以所俘人戶散居潢水之北,縣臨潢水,故以名。地宜種植。戶三千五百。
長泰縣。本渤海國長平縣民,太祖伐大 ,先得是邑,遷其人於京西北,與漢民雜居。戶四千。
定霸縣。本扶餘府強師縣民,太祖下扶餘,遷其人於京西,與漢人雜處,分地耕種。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隷長寧宮。戶二千。
保和縣。本渤海國富利縣民,太祖破龍州,盡徙富利縣人散居京南。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隷彰愍宮。戶四千。
潞縣。本幽州潞縣民,天贊元年,太祖破薊州,掠潞縣民,佈於京東,與渤海人雜處。隷崇德宮。戶三千。
易俗縣。本遼東渤海之民,太平九年,大延琳結構遼東夷叛,圍守經年,乃降,盡遷於京北,置縣居之。是年,又徙渤海叛人家屬置焉。戶一千。
遷遼縣。本遼東諸縣渤海人,大延琳叛,擇其謀勇者置之左右。後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屬於京東北,故名。戶一千。
渤海縣。本東京人,因叛,徙置。
興仁縣。開泰二年置。
宣化縣。本遼東神化縣民,太祖破鴨淥府,盡徙其民居京之南。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隷彰愍宮。戶四千。
上京,太祖創業之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齪一箭,二百年之基,壯矣。天顯元年,平渤海歸,乃展郛郭,建宮室,名以天贊。起三大殿:曰開皇、安德、五鸞<一○>。中有歷代帝王禦容,每月朔望、節辰、忌日,在京文武百官並赴致祭。<一一>又於內城東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簡皇帝遺像。是歲太祖崩,應天皇后於義節寺斷腕,置太祖陵。即寺建斷腕樓,樹碑焉。太宗援立晉,遣宰相馮道、劉等持節,具鹵簿、法服至此,冊上太宗及應天皇后尊號。太宗詔蕃部並依漢制,禦開皇殿,闢承天門受禮,因改皇都為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