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必須要親身經歷過十分激動的情緒之後,才能體會這個成語表達的狀況。
「於是,為了顯示他美妙的歌聲,」
不要忘記,為了要懂得這一行詩和整個的寓言,孩子就要聽一聽烏鴉的聲音究竟是美在哪裡。
「把嘴一張開,乳酪就掉到地上。」
這一行詩寫得真好,單單從詩韻的和諧上就可以想象那種情景。我看見了一隻怪嘴張得大大的,我聽見了乳酪從樹枝中掉到地上的聲音;不過,這種優美的地方對孩子來說是莫名其妙的。
「狐狸抓着乳酪,說,我的好先生,」
瞧,好心竟變成愚蠢。當然,你馬上會教育孩子的。
「你要知道,所有阿諛奉承的人」
籠籠統統的說法,我們是不懂的。
「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
一個十歲的孩子是根本不懂得這一行詩的。
「花一塊乳酪學這個教訓,真是值得。」
說得很清楚,意思也很好。然而也可能有少數的兒童要把一個教訓和一塊乳酪拿來比較,因而就寧可要乳酪而不要教訓的。因此,應該使他們明白這樣說法不過是一種笑話。孩子們哪裡懂這種妙處!
「烏鴉又羞又氣,」
又說重複話了;這一次就無法辯解了。
「發誓可惜晚了從今不再上這種當。」“
發誓!”哪裡有那樣傻的老師敢向孩子們講發誓是怎麼一回事情?
以上是講得夠詳細了,但說到對這篇寓言的全部思想進行分析,並且把這些思想當中的每一個思想所依據的基本觀念歸納出來,這還是不夠的。不過,誰又覺得需要這樣分析給年輕的人聽呢?我們當中沒有哪一個人講哲學竟會講到把自己當成了小孩子。所以,我們現在就接着談它的寓意。
我要問一下,對六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需要告訴他們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吹牛拍馬或撒謊騙人?我們至多只能告訴他們說,拿小孩子逗着玩或暗中嘲笑他們傻里傻氣的人,確實是有的;但是,一塊乳酪就把整個事情弄糟了,因為你不是在教他們怎樣把自己的乳酪緊緊地含在嘴裡,而是教他們怎樣想辦法把別人嘴裡的乳酪汁出來。這裡,我又提出了我的第二個怪論;而且,這個怪論的重要性是不亞於前一個怪論的。
只要你長期同曾經學過寓言的孩子在一起,你就可以發現,當他們有機會把所學的寓言拿來應用時,他們的所作所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圖完全是相反的;對於你想糾正或防止的缺點,他們不僅滿不在乎,而且還偏偏喜歡為非作惡,以便從別人的缺點中得到好處。在前面所講的那個寓言中,他們一方面嘲笑烏鴉,而另一方面卻非常地喜歡狐狸;在第二個寓言中,你以為他們會拿蟬來做學習的榜樣;不,他們選擇的榜樣是螞蟻。誰也不喜歡喪失自己的體面,他們想擔任漂亮的角色;這是自愛的選擇,這是很自然的選擇。但對孩子們來說,就是多麼可怕的教育啊!在一切怪物中,最可惡的怪物莫過于一個又慳吝又心狠的小孩子,他既能料到別人會問他要什麼東西,而且也懂得什麼東西應該拒絶拿給別人。螞蟻更厲害,它甚至教他在拒絶的時候還要把人罵一頓。
在所有的寓言中,獅子通常是一個最顯要的角色,孩子在學了這些寓言之後,就想做獅子;當他主持分什麼東西的時候,他就會學獅子千方百計地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但是,當他學到蚋把獅子搞垮的時候,他的想法就不同了,他就不願意做獅子而願意做蚋了。他將來要學它在不敢明目張膽地攻擊別人時,就把他叮死。
學了《瘦狼和肥狗》這個寓言後,孩子們不僅不象你所想象那樣把它作為一種謙遜的教訓,反而認為這個寓言是在教人放肆。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我曾經看見過有人拿這個寓言來折磨一個小女孩,想用這個寓言教她乖乖地聽大人的話,結果使那個女孩子很傷心地哭了一場。起初大家都不清楚她為什麼會哭,到最後才明白了她哭的原因。原來,這個可憐的女孩子受人的束縛已經受夠了,她覺得她脖子上的皮都被鎖鏈磨破了,她哭她不是一隻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