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莊子註譯 - 101 / 244
哲學類 / 莊子 / 本書目錄
  

莊子註譯

第101頁 / 共244頁。

 大小:

 第101頁

朗讀:

隔了一會兒,種菜的老人說:「你是幹什麼的呀?」子貢說:「我是孔丘的學生。」種菜的老人說:「你不就是那具有廣博學識並處處仿效聖人,誇誕矜持蓋過眾人,自唱自和哀歎世事之歌以周遊天下賣弄名聲的人嗎?你要拋棄你的精神和志氣,廢置你的身形體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於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於修養和調理,哪里還有閒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這裏耽誤我的事情!」
子貢大感慚愧神色頓改,悵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裏外方才逐步恢復常態。子貢的弟子問道:「先前碰到的那個人是幹什麼的呀?先生為什麼見到他面容大變頓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復常態呢?」子貢說:「起初我總以為天下聖人就只有我的老師孔丘一人罷了,不知道還會有剛才碰上的那樣的人。我從我的老師那裏聽說到,辦事要尋求可行,功業要尋求成就。用的力氣要少,獲得的功效要多,這就是聖人之道。如今卻竟然不是這樣。持守不道的人德行才完備,德行完備的人身形才完整,身形完整的人精神才健全。精神健全方才是聖人之道。這樣的人他們寄託形骸于世間跟萬民生活在一起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到哪里,內心世界深不可測德行淳厚而又完備啊!功利機巧必定不會放在他們那種人的心上。像那樣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會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會去做。即使讓天下人都稱譽他,稱譽的言詞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顧;即使讓天下人都非議他,非議使其名聲喪失,他也無動於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議和讚譽,對於他們既無增益又無損害,這就叫做德行完備的人啊!我只能稱作心神不定為世俗塵垢所沾染的人。」
子貢回到魯國,把路上遇到的情況告訴給孔子。孔子說:「那是研討和實踐渾沌氏主張的人,他們瞭解自古不移渾沌無別的道理,不懂得需要順乎時勢以適應社會的變化,他們善於自我修養調理精神,卻不善於治理外部世界。那明澈白靜到如此素潔,清虛無為回返原始的樸質,體悟真性持守精神,優遊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麼會不感到驚異呢?況且渾沌氏的主張和修養方法,我和你又怎麼能夠瞭解呢?」


  

【原文】
諄芒將東之大壑(1),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2)。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3),酌焉而不竭(4);吾將遊焉。」
苑風曰:「夫子無意于橫目之民乎(5)?願聞聖治。」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6),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7),行言自為而天下化(8),手撓顧指(9),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願聞德人(10)。」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11),共給之之謂安(12);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13),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14)。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15)。」「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16),與形滅亡,此謂照曠(17)。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18),萬物複情,此之謂混冥(19)」。
【注釋】
(1) 諄芒:虛擬的寓言人物,並寓含諄和、迷茫的意思。東之向東去到。大壑(huò):深深的溝穀,這裏指大海。
(2) 苑風:小風,這裏擬人化而成為一人名。
(3) 注:注入,流入。
(4) 酌:舀取。


  
(5) 橫目之民:亦即人民。人的雙目橫生於面部,故「橫目」成為「人」的代稱。
(6) 官:用如動詞,指設置官吏。施:施布政令。
(7) 行其所為:做自己應做之事。
(8) 自為:自動地去做,自己管束自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