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439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中國文學史

第439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439頁

朗讀:

《閲微草堂筆記》在體制上有意和《聊齋誌異》對立。他從六朝志怪小說樸素的記事觀念出發,否定《聊齋誌異》用傳奇體而以志怪的創造性的貢獻。他說:「小說既述見聞,不比戲場關目,隨意裝點;……今燕昵之詞,媟狎之態,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則何從聞見之‧」(盛時彥《姑妄聽之》跋轉述紀昀語)這實際是反對《聊齋誌異》在傳統的志怪小說中,用「描寫委曲」的筆墨,廣泛反映現實生活,而要求它回到古代筆記小說的水平上去。從這種保守的文學觀念出發,紀昀的《閲微草堂筆記》努力模仿漢晉筆記小說,「尚質黜華」,記事簡要,而多所議論,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文學意味。至于內容更不能與《聊齋誌異》相比。《聊齋誌異》是通過志怪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作者孤憤;《閲微草堂筆記》記述見聞,卻是要「不乖于風教」,「有益於勸懲」。所謂「風教」,也就是維持封建統治的封建道德教條,所謂「勸懲」,也就是鞭策人們遵守「風教」。所以全書或者宣傳忠孝節義等封建倫理道德,或者宣傳因果報應等迷信思想,充滿腐朽反動的內容。

《閲微草堂筆記》的成就主要和魯迅所說:「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中國小說史略》)。由於作者的文筆好和地位高,它在當時文壇上影響很大。


  

嘉慶以後到清末,陸續有文言筆記小說出現,如管世灝《影談》,許元仲《三異筆談》,俞鴻漸《印雪軒隨筆》,王韜《淞隱漫錄》,宣鼎《夜雨秋燈錄》,俞樾《右台仙館筆記》等。它們或模仿《聊齋誌異》,或模仿《閲微草堂筆記》,或兼受兩書的影響,其內容則越來越蕪雜:有的志怪漸稀,而流為煙花粉黛的記述;有的主于勸懲,充滿腐朽的封建說教;有的則純為搜奇獵異的遊戲消遣之作,文言小說遂漸趨沒落。


第六章 清初至清中葉的長篇小說


第一節 水滸後傳、說岳全傳及其他


第六章 清初至清中葉的長篇小說

清初至清中葉,出現了不少長篇白話小說,其中優秀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特徵。除《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專章論述外,其他較有影響的作品,就其內容性質及產生先後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水滸後傳、說岳全傳及其他


  
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富有英雄傳奇色彩的歷史小說。它們託言歷史而寄寓今情,以不同的方式繼承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傳統。

《水滸後傳》作者陳忱,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浙江吳興人。曾與顧炎武、歸莊等組織具有反清傾向的「驚隱詩社」。他一生貧困潦倒,以「賣卜自給」,「窮餓以終」(《烏程縣誌》)。據《後傳》序詩「白髮孤燈續舊篇」句看來,小說可能是他晚年寫成的。

四十回的《水滸後傳》寫三十二位梁山未死英雄重舉義旗,並英勇抗擊外來侵略者,最後到海外創立基業的故事。

小說一開始就寫阮小七梁山感舊、手刃張幹辦和李俊太湖捕魚、反抗巴山蛇兩件事情。正是統治階級的殘酷迫害「梁山餘黨」,魚肉人民,使散處各地的梁山好漢又很快地聚在義旗之下,建立了登雲山、飲馬川的反抗據點。這時,部分梁山的英雄在經歷了種種嚴酷的鬥爭,接受了梁山起義失敗的教訓之後,認識有所提高,性格也隨着發展了。「當日不受招安,弟兄們同心合膽,打破東京,殺盡了那些蔽賢嫉能這班奸賊,與天下百姓伸冤,豈不暢快!」阮小七說的這段話很有代表意義,表明他對統治階級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鐵叫子樂和運用妙計,從防範嚴密的飲虹橋別墅和常州府監獄中,接連救出花逢春母子姑侄和李俊、費保等人。後來義軍創業海外,他一直是出謀獻策的智囊,不愧為吳用的再生。而李俊則由一位梁山水軍首領變成德孚眾望的義軍領袖。《後傳》作者既照顧了這些人物形象在《水滸傳》中的性格特徵,又寫出了他們在現實鬥爭中的成長。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