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158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中國文學史

第158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158頁

朗讀:

從謐靜幽美的湖月到奇麗壯觀的海日,從曲折迷離的千岩萬轉的道路到令人驚恐顫慄的深林層巔,境界愈轉愈奇,愈幻愈真。最後由夢境幻入仙境,更完全是彩色繽紛的神話世界。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寫出了詩人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好象詩人苦悶的靈魂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無怪他夢醒後發出了這樣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人從夢幻回到了現實。夢境的自由美好,更加強了他對現實中權貴人物的憎惡和反抗。餐霞飲露的求仙生活是他所神往的,但是他也很明白這種生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排遣憂愁的手段。他的《贈蔡山人》詩說:「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正說明他那種不得已的心情。有時他說:「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其中心思想更完全是在從政,而不在隱逸求仙。他的思想常常前後矛盾,有時說:「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公墩》),有時又說:「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從這種矛盾中,更可以看出他的確是「好神仙非慕其輕舉」。

李白一千多年以來被人稱為「謫仙」、「詩仙」,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我們前面所引的那些詩歌,都和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有或深或淺的聯繫。

李白對國家的強大統一非常關懷,他象盛唐邊塞詩人一樣,對保衛祖國邊疆的將士曾經作過熱情的歌頌。在《塞下曲》六首之一里,他寫道: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在塞外奇寒的艱苦生活裡,將士們的報國雄心卻絲毫不變。其他各首裡,用「橫行負勇氣,一戰靜妖氛」鼓舞前方士氣;用「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安慰後方家屬,也同樣體現了愛國的精神。

但是,到天寶年間,唐統治者窮兵黷武,不斷向吐蕃和南詔用兵,發動戰爭,斷送士卒的生命,破壞人民的生產,引起了李白極大的憤慨,他前後寫了好幾篇詩反對這種不義的戰爭。對哥舒翰屠殺邀功的行為,作了尖鋭指責。對楊國忠派兵遠征南詔喪師二十萬的事,他寫了《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古風》第三十四等詩,後一首說: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這裡對楊國忠分道捕捉壯丁送雲南從事侵略的罪行,作了大膽的揭露。他的《戰城南》更是概括了當時窮兵黷武的現象而寫成的名作。安史之亂髮生後,戰爭的性質變了,他雖遠在江南,卻寫成了一系列的充滿愛國激情的詩。在《永王東巡歌》裡,他對「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局面,感到焦急,他對永王說: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後來他因為從粼的事被捕入獄,流放夜郎,他的愛國之心絲毫沒有減弱。他的《贈張相鎬》說:「石勒窺神州,劉聰劫天子。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這首長詩中也說:「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這首詩,更說明他愛國之心至老不衰。他安史亂後能寫出這些充滿愛國激情的詩,也說明他和王維、高適、岑參等盛唐詩人有所不同。


  

從上述有關戰爭的詩篇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李白對人民疾苦的密切關懷。此外,他也還有少數直接寫人民生活的詩篇。例如《丁都護歌》:

雲陽上徵去,西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芒碭諸山產文石,統治者為了營建宮室甲第,強迫人民開鑿搬運,這首詩寫人民在夏天輓船運石的勞苦,是深表同情的。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也寫得很動人: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