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司馬遷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覺地繼承孔子的事業,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並不承認儒家的獨尊地位,他還同時接受了各家特別是道家的影響。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義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別由於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責司馬遷「是非頗謬于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狹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和而羞貧賤」,這正說明了司馬遷的思想比他的許多同時代人站得更高,而為一些封建正統文人所無法理解。我們今天正是從這些封建正統文人的指責中,看到了司馬遷進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史記》是我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本紀」除《秦本紀》外,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與後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統治的歷史。《史記》就是通過這樣五種不同的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而構成了完整的體系。它的記事,上自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
104-前
101)年間,全面地敘述了我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歷史發展,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
司馬遷的著作,除《史記》外,《漢書‧藝文志》還著錄賦八篇,今僅存《悲士不遇賦》一篇和有名的《報任安書》。《報任安書》表白了他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決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馬遷生平思想的重要資料,也是一篇飽含感情的傑出散文。《悲士不遇賦》也是晚年的作品,抒發了作者受腐刑後和不甘于「沒世無聞」的憤激情緒。
第一章 秦及西漢前期的散文和辭賦
第一節 秦代文學
秦始皇滅六國,完成中國的統一,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大帝國。為了適應統一帝國的需要,秦王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些改革,對生產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同時它又焚書坑儒,推行極端嚴酷的思想政治。這對學術文化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短短十幾年的秦代,几乎沒有什麼文學可言,更談不上什麼成就。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完成於統一前的《呂氏春秋》。這是秦丞相呂不韋門客的集體著作。它包括八覽、六論、十二紀,故後世又稱為「呂覽」。它兼有儒、道、墨、法、農諸家學說,故《漢書‧藝文志》列為「雜家」。書中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時代的文獻和遺聞佚事。它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見條理。和先秦其他諸子散文一樣,它往往以寓言故事為譬喻,因而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例如《蕩兵》、《順說》、《察今》等篇都有這樣的特點。
秦代文學的唯一作家是李斯。李斯,楚人,曾師事荀卿。入秦為呂不韋舍人,後為秦丞相。作於始皇十年的《諫逐客書》是李斯的一篇名作。它首先歷敘秦穆公以來,都以客致富強而成霸業,以見用人惟材,不必限于本土。然後列舉種種器物玩好,雖不産於秦,而秦用之,以與異國人材相比,揆之以事理,說之以利害,更加強了說服力: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悅)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踶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