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中國有人焉(
26),非陰非陽(
27),處于天地之間,直且為人(
28),將反于宗(
29)。自本觀之(
30),生者,喑醷物也(
31)。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果蓏有理(
32),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33)。聖人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調而應之,德也;偶而應之(
34),道也;帝之所興,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
35),忽然而已。注然勃然(
36),莫不出焉;油然漻然(
37),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弢(
38),墮其天製(
39),紛乎宛乎(
40),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
41),形之不形(
42),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
43),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
44),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譯文】
孔子對老聃說:「今天安居閒暇,我冒昧地向你請教至道。」老聃說:“你先得齋戒靜心,再疏通你的心靈,清掃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大道,真是深奧神妙難以言表啊!不過我將為你說個大概。
“明亮的東西產生於昏暗,具有形體的東西產生於無形,精神產生於道,形質產生於精微之氣。萬物全都憑藉形體而誕生,所以,具有九個孔竅的動物是胎生的,具有八個孔竅的動物是卵生的。它的來臨沒有蹤跡,它的離去沒有邊界,不知從哪兒進出、在哪兒停留,通向廣闊無垠的四面八方。遵循這種情況的人,四肢強健,思慮通達,耳目靈敏,運用心思不會勞頓,順應外物不拘定規。天不從它那兒獲得什麼便不會高遠,地不從那兒獲得什麼便不會廣大,太陽和月亮不能從那兒獲得什麼便不會運行,萬物不能從那兒獲得什麼便不會昌盛,這恐怕就是道啊!
“再說博讀經典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理,善於辯論的人不一定就格外聰明,聖人因而斷然割棄上述種種做法。至于增多了卻不像是更加增加,減少了卻不像是有所減少,那便是聖人所要持守的東西。深邃莫測呀它像大海一樣,高大神奇呀它沒有終結也沒有開始,萬物的運動全在它的範圍之內,而且從不曾缺少什麼。那麼,世俗君子所談論的大道,恐怕都是些皮毛啊!萬物全都從它那裡獲取生命的資助,而且從不匱乏,這恐怕就是道啊!
“中原一帶有人居住着,不偏于陰也不偏于陽,處在大地的中間,只不過姑且具備了人的形體罷了,而人終將返歸他的本原。從道的觀點來看,人的誕生,乃是氣的聚合,雖然有長壽與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說起來只不過是俄頃之間,又哪裡用得着區分唐堯和夏桀的是非呢!果樹和瓜類各不相同卻有共同的生長規律,人們的次第關係即使難以劃分,也還可以用年齡大小相互為序。聖人遇上這些事從不違拗,即使親身過往也不會滯留。調和而順應,這就是德;無心卻適應,這就是道;而德與道便是帝業興盛的憑藉,王侯興起的規律。
「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順應變化而死。業已變化而生長於世間,又會變化而死離人世,活着的東西為之哀嘆,人們為之悲憫。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脫了自然的捆束,毀壞了自然的拘括,紛紛繞繞地,魂魄必將消逝,於是身形也將隨之而去,這就是最終歸向宗本啊!不具有形體變化而為有了形體,具有形體再變化而為消失形體,這是人們所共同瞭解的,絶不是體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們所共同談論的話題。體悟大道的人就不會去議論,議論的人就沒有真正體悟大道。顯明昭露地尋找不會真正有所體察,宏辭巧辯不如閉口不言。道不可能通過傳言而聽到,希望傳聞不如塞耳不聽,這就稱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第
145講:
東郭子問于莊子曰(
1):「所謂道,惡乎在(
2)?」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3)。」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4)。」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5)。」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6)。」東郭子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