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莊子詳解 - 35 / 161
中國哲學類 / 莊子 / 本書目錄
  

莊子詳解

第35頁 / 共161頁。

 大小:

 第35頁

朗讀:

顏回請教孔子說:「孟孫才這個人,他的母親死了,哭泣時沒有一滴眼淚,心中不覺悲傷,居喪時也不哀痛。這三個方面沒有任何悲哀的表現,可是卻因善於處理喪事而名揚魯國。難道真會有無其實而有其名的情況嗎?顏回實在覺得奇怪。」

孔子說:「孟孫才處理喪事的作法確實是盡善盡美了,大大超過了懂得喪葬禮儀的人。人們總希望從簡治喪卻不能辦到,而孟孫才已經做到從簡辦理喪事了。孟孫才不過問人因為什麼而生,也不去探尋人因為什麼而死;不知道趨赴生,也不知道靠攏死;他順應自然的變化而成為他應該變成的物類,以期待那些自己所不知曉的變化!況且即將出現變化,怎麼知道不變化呢?即將不再發生變化,又怎麼知道已經有了變化呢!只有我和你呀,才是做夢似的沒有一點兒覺醒的人呢!那些死去了的人驚擾了自身形骸卻無損於他們的精神,猶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變卻並不是精神的真正死亡。唯獨孟孫才覺醒,人們哭他也跟着哭,這就是他如此居喪的原因。況且人們交往總借助形骸而稱述自我,又怎麼知道我所稱述的軀體一定就是我呢?而且你夢中變成鳥便振翅直飛藍天,你夢中變成魚便搖尾潛入深淵。不知道今天我們說話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還是做夢的人呢?心境快適卻來不及笑出聲音,表露快意發出笑聲卻來不及排解和消泄,安於自然的推移而且忘卻死亡的變化,於是就進入到寂寥虛空的自然而渾然成為一體。」


  

26講:

意而子見許由①。許由曰:「堯何以資汝②?」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③』。」許由曰:「而奚來為軹④?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⑤,而劓汝以是非矣⑥,汝將何以游夫遙蕩姿睢轉徙之塗乎⑦?」意而子曰:「雖然,吾願游于其藩⑧。」

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⑨,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⑩。」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11),據梁之失其力(12),黃帝之亡其知(13),皆在爐捶之間耳(14)。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15),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16)?」

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17)!吾師乎!澤及萬世而不為仁(18),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游已。」

【註釋】

①意而子:虛擬的人名。

②資:給予。

③躬服:親身實踐,身體力行。

④而:你。軹(zh • ǐ):同「只」,句末語氣詞用法。

⑤黥(q • íng • ):古代的一種刑法,用刀在受刑人的額上刺刻,而後以墨涂之。

⑥劓(y • ì):古代的一種刑法,割去了受刑人的鼻子。

⑦遙蕩:逍遙放蕩。恣睢:放任不拘。轉徙:輾轉變化。塗:通作「途」,道路的意思。

⑧藩:籬笆,這裡喻指受到一定約束的境域。

⑨與:讚許、賞鑒。下句同此解。

⑩瞽(g • ǔ):瞎眼。一般地說,「盲者」、「瞽者」都指瞎子,細分之,「盲」指有眼無珠,「瞽」指眼瞎而無視力。黼(f • ǔ)黻(f • ú):古代禮服上綉制的花紋。

(11)無莊:虛構的古代美人之名,寓含不裝飾的意思。傳說她聞道之後不再裝飾而自忘其美。

(12)據梁:虛構的古代勇夫之名,寓含強梁之意。

(13)亡:丟失,忘卻。


  

(14)爐捶:冶煉鍛打,這裡喻指得到「道」的薰陶而回歸本真。

(15)息:養息。

(16)乘:載。成:備。「乘成」的意思就是,托載精神的身軀不再殘缺。

(17)師:這裡實指「道」。

(18)澤:恩澤。

【譯文】

意而子拜訪許由。許由說:「堯把什麼東西給予了你?」意而子說:「堯對我說:『你一定得親身實踐仁義並明白無誤地闡明是非』」。許由說:「你怎麼還要來我這裡呢?堯已經用『仁義』在你的額上刻下了印記,又用『是非』割下了你的鼻子,你將憑藉什麼游處于逍遙放蕩、縱任不拘、輾轉變化的道途呢?」意而子說:「雖然這樣,我還是希望能游處于如此的境域。」

許由說:「不對。有眼無珠的盲人沒法跟他觀賞佼好的眉目和容顏,瞎子沒法跟他賞鑒禮服上各種不同顏色的花紋。」意而子說:「無莊不再打扮忘掉自己的美麗,據梁不再逞強忘掉自己的勇力,黃帝聞『道』之後忘掉自己的智慧,他們都因為經過了『道』的冶煉和鍛打。怎麼知道那造物者不會養息我受黥刑的傷痕和補全我受劓刑所殘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托載精神的身軀而跟隨先生呢?」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