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觀止譯注 - 51 / 555
古典散文類 / 吳楚材 / 本書目錄
  

古文觀止譯注

第51頁 / 共555頁。

 大小:

 第51頁

朗讀:

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莊子的作品想象奇偉,言辭瑰奇,設喻貼切,句式靈活,析理鞭闢入裡,獨具一格。所以,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給予很高的評價,說莊子「著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據《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二篇,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自著,其餘的出自門人之手。 


  

【題 解】《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是莊子的代表作。它旨在說明:世上萬物紛紜,雖有「小大之辯」,但「猶有所待者」,都要依賴客觀條件。鵬是大鳥,只有憑藉九萬里風才能起飛;蜩與鴬鳥是小蟲小鳥,故能在蓬蒿間自由飛翔。真正的逍遙者,追求的是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絶對自由,是「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應當達到無已、無功、無名的境地。這正是莊子哲學思想的體現。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以神話傳說熔鑄成篇,構思宏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洋洋灑灑,「寓真於誕,寓實于玄」(劉熙載《藝概》),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喻的運用,繁複靈活,令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

【原文】

北冥有魚(1),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2),其翼若垂天之雲(3)。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4),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5),志怪者也(6)。《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7),去以六月息者也(8)。」野馬也(9),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0)。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11),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2),則芥為之舟(13);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14);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15),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鴬鳩笑之曰(16):「我決起而飛(17),槍榆枋(18),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19)?」適莽蒼者(20),三飡而反(21),腹猶果然(22)。適百里者,宿舂糧(23);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 不及大知(24),小年不及大年(25)。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26),蟪蛄不知春秋(17),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28),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29),眾之匹之(30),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31):湯問棘曰:「上下四方有極乎?」棘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32)。窮髮之北(33),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粃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34),絶雲氣(35),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3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37),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38)。

故夫知效一官(39),行比一鄉(40),德合一君(41),而征一國者(4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43)。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4),定乎內外之分(45),辯乎榮辱之境(46),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47)。雖然,猶有未樹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