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結拍「怕湘皋珮解,綠雲十里,卷西風去」。從眼前盪開,想到未來。「湘皋珮解」是個典故。鄭交甫遇見江水女神得贈玉珮。
這裡的「珮解」是比喻蓮花落瓣。「怕湘皋珮解。」講不久西風吹來,花瓣飄落,如江妃解珮。只剩「綠雲十里」在西風中飛卷罷了。
整首詞,有總寫,有分寫,有遠寫,有近寫,有正寫,有側寫,章法頗可玩味。其中的「小舟夜悄」一段,迷離惝怳:「浣紗人妒」三句,想象幽奇:「憑嬌待語」、「似傳心素」,則人花合詠,也都顯出作者的匠心。
長調詠物,要有整體的佈局。或總或分,或實或虛,或探或補,手法頗多,規劃得好,才能下筆。這首詞,總分結合,遠近相宜,章法頗為嚴謹。
●壺中天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 張炎
揚舲萬裡,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
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遊歷。
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
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
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跡。
衰草淒迷秋更綠,唯有閒鷗獨立。
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橫空碧。
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
張炎詞作鑒賞
這首詞是以描寫古黃河為主的。此詞一改張炎「婉約」的形象,在「夜渡古黃河」這樣的題材中,自然帶有黃河古道的粗獷蒼勁的風格。從詞風上講,張炎此詞似更似東坡、稼軒之詞風。
「揚舲萬裡」,起筆用《楚辭·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句意,流露出對萬裡征發的牴觸。「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句意恰如文天祥詞:「山河破碎風飄絮」。魏文帝曾臨江嘆曰:「天所以隔南北也。」這裡是借長江言黃河。
「追昔」意在「撫今」。當年的金宋對峙。猶有南北並列之勢,現在卻連這種形勢都不復存在了。「笑」這裡卻是無可奈何的苦笑,其情感之複雜亦復不可言傳。
下面轉寫國家興亡之題。「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遊歷。」「須信」和「卻向」表示出他是懷着無可奈何心情北上的。生在江南錦繡之鄉的貴公子,以前是做夢都夢不到這塊荒涼的地方來的。
但現實迫使他棄國離鄉來此。張炎少有才氣,名聲遠播于外。元朝徵集藝人赴大都寫金字《藏經》,張炎當然其中。
王命在身,不得不行。但苦衷在心卻無處傾訴,只好借古黃河「中分南北」來發泄。隨即寫出南人眼中的黃河:「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老」、「古」,言其古老:「風定波猶直」,寫水流之峻急。
以實物實景寫出詞人心中的感受。
「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泛槎」是一個典故。古傳天河與海相通。有人某年八月從海上乘浮槎(木筏)竟誤達天河。「野人」此處借指河邊的土著居民。
他們帶著詫異驚訝的語氣向這群旅行者發問:你們是從何處跑到這兒來了?這裡比黃河為天河,曲筆寫路迢迢和跋之艱辛。
「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跡」,黃河氣象之空闊。這裡化用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句,寓「艱難苦恨」之情於其中。
「衰草淒迷秋更綠,唯有閒鷗獨立。」「綠」指黃綠色也。「北國深秋,寒氣早臨,衰草淒迷,一派迷離景色。唯有閒鷗獨立」,河面寥廓,孤鷗閒立,寫眼前實景,暗含茫茫世間只有沙鷗才是自由的,人卻不能如此的意味。
下面以突兀的筆調,寫黃河一帶的壯闊景色。
「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橫空碧。」張炎用蒼涼悲壯的筆觸寫出了黃河的驚濤駭浪。和蘇東坡描繪長江的壯麗和人物之風流不同。張炎此詞卻在這種意境中流露出自己迷惘的心緒。
「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激動的心情達到了高潮。扣歌而歌,令人百感交集。「海蟾飛上孤白」「海蟾」指月亮,因為古人相信月亮自海底升起,故名。
這裡以海上飛月奇絶光景來襯出自己孤寂難禁的痛苦心情。
●八聲甘州 張炎
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
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
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
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張炎詞作鑒賞
1290年,張炎和友沈堯道應召為元政府寫金字《藏經》。翌年,回歸南方。之後詞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堯道及趙學舟都有詞往來,這首詞即作於此時。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以「記」字領起,氣勢較為開闊、筆力勁峭。寫他前年冬季赴北寫經的舊事,展現了一幅衝風踏雪的北國覊旅圖。北風凜冽,寒氣襲人,三兩個「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艱難行進。
「此意悠悠」此句雖簡,然則寫出他內心無限的憂思。
「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舊事重提之後,續寫北地回歸之光景。江表,指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此兩句謂自己雖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經歷也過去,仍只能老淚灑落、無歡可言。
南歸以後,自己與堯道分處杭、越,音訊久未通。「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點出為何不致書問候。並非不想題詩贈友,但實在是提不起任何興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