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26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明儒學案

第126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126頁

朗讀:

上天之載,以無聲無臭為至;君子之學,以不 不聞為功。知體常虛,則真明常止,千念萬念,總是無念。生生化化,自協天則,故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知無起滅,物無去來,雖擬言議動,同歸於成,變化復其不 聞之體。


  

天地萬物生於虛,而虛亦非出於天地萬物之外。

耳目口鼻皆以虛為用,況心為統攝眾形之本,宰制萬靈之根,而可壅之以私乎?

古人從心體點檢,故事事詣其極;今人從支派處照管,雖時有暗合,終不得力。此人才風俗之異於古也。

吾道無絶續,歷千萬世如一日,但人自不着不察耳。

精神不可閒用,須常理會本分事,本分事雖一物不染,卻萬物畢備。

意根風波,一塵蔽天,豪傑之士,往往為其所誤,故學在於致虛,以澄其源。

當急遽時,能不急遽;當怠緩時,能不怠緩;當震驚失措時,能不震驚失措。方是回天易命之學。

喜怒哀樂情也,情之得其正者性也。

發與未發本無二致,戒懼慎獨本無二事。若雲未發不足以兼已發,而致中之外,別有一段致和之功,是不知順其自然之體加損焉。所謂「以學而能,以慮而知」,無忌憚以亂天之定命也。先師云:「心體上着不得一念留滯,能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

功利之習,淪肌浹髓,苟非鞭闢近?之學,常見無動之過,則一時感發之明,不足以勝隱微深痼之蔽,故雖高明,率喜頓悟而厭積漸,任超脫而畏檢束,談玄妙而鄙淺近,肆然無忌而猶以為無可無不可,任情恣意,遂以去病為第二義,不知自家身心尚蕩然無所歸也。

引佛、老之言,以證其說,借修煉之術,以祕其養,皆非卓然以聖為歸者也。聖學一正百正,一了百了,不落影響,不靠幫助,通變宜民,真性自然流貫。古聖兢兢業業,好古敏求,精神命脈,惟在一處用。幾微少忽,即屬異端,可不謹乎?

同知劉師泉先生邦采

劉邦采字君亮,號師泉,吉之安福人。初為邑諸生,即以希聖為志,曰:「學在求諸心,科舉非吾事也。」偕兩峰入越,謁陽明,稱弟子。陽明契之曰:「君亮會得容易。」先生資既穎敏,而行復峻拔。丁外艱,蔬水廬墓,服闋不復應試,士論益歸。嘉靖七年秋,當鄉試,督學趙淵下教屬邑,迫之上道。先生入見,淵未離席,即卻立不前,淵亟起迎之。

先生以棘闈故事,諸生必免冠袒裼而入,失待士禮,不願入。御史儲良材令十三郡諸生並得以常服入闈,免其簡察。揭榜,先生得中式。已授壽寧教諭,陞嘉興府同知,尋棄官歸,年八十六卒。

陽明亡後,學者承襲口吻,浸失其真,以揣摩為妙悟,縱恣為樂地,情愛為仁體,因循為自然,混同為歸一,先生惄然憂之。謂「夫人之生,有性有命,性妙於無為,命雜於有質,故必兼修而後可以為學。蓋吾心主宰謂之性,性無為者也,故須首出庶物,以立其體。吾心流行謂之命,命有質者也,故須隨時運化以致其用。

常知不落念,是吾立體之功,常過不成念,是吾致用之功,二者不可相雜。常知常止,而愈常微也。是說也,吾為見在良知所誤,極探而得之。」龍溪問:「見在良知與聖人同異?」先生曰:“不同。


  
赤子之心,孩提之知,愚夫婦之知能,如頑鐮未經煆煉,不可名金。

其視無聲、無臭、自然之明覺,何啻千里!是何也?為其純陰無真陽也。復真陽者,更須開天闢地,鼎立乾坤,乃能得之,以見在良知為主,決無入道之期矣。”龍溪曰:「以一隙之光,謂非照臨四表之光,不可。今日之日,非本不光,雲氣掩之耳。

以愚夫愚婦為純陰者,何以異此。」念菴曰:「聖賢只要人從見在尋源頭,不是別將一心換卻此心。師泉欲創業,不享見在,豈是懸空做得?亦只是時時收攝此見在者,使之凝一耳。」先生着為《易藴》,無非此意。

所謂「性命兼修,立體之功,即宋儒之涵養;致用之功,即宋儒之省察。涵養即是致中,省察即是致和。立本致用,特異其名耳。然工夫終是兩用,兩用則支離,未免有顧彼失此之病,非純一之學也。

總緣認理氣為二。造化只有一氣流行,流行之不失其則者,即為主宰,非有一物以主宰夫流行,然流行無可用功體,當其不失則者而已矣。」乃先生之言心意知物,較四有四無之說,最為諦當。謂「有感無動,無感無靜,心也;常感而通,常應而順,意也。

常往而來,常化而生物也;常定而明,常運而照知也。見聞之知,其糟粕也;象着之物,其凝漚也;念慮之意,其流凘也;動靜之心,其游塵也。心不失無體之心,則心正矣;意不失無慾之意,則意誠矣;物不失無住之物,則物格矣;知不失無動之知,則知致矣。」夫心無體,意無慾,知無動,物無住,則皆是有善無惡矣。

劉念台夫子欲於龍溪之四無易一字,心是有善無惡之心,意亦是有善無惡之意,知亦是有善無惡之知,物亦是有善無惡之物,何其相符合也。念菴言:「師泉素持元虛,即今肯向?着己,收拾性命,正是好消息。」雙江言:「師泉力大而說辨,排闥之嚴,四座咸屈,人皆避席而讓舍,莫敢攖其鋒。」疾亟;門人朱調問:「先生此視平時何如?」答曰:「夫形豈累性哉!今吾不動者,自若也,第形如槁木耳。」遂卒。先生之得力如此。

劉師泉易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