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189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189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189頁

朗讀:

梭唐明宗名嗣源,天成元年六月,敕曰:「古者酌禮以制名,懼廢於物;難知而易諱,貴便于時,況徵彼二名,抑有前例。太宗文皇帝自登寶位,不改舊稱,時則臣有『世南』,官有『民部』,靡聞曲避,止禁連呼。朕猥以渺躬,托於人上,祗遵聖范,非敢自尊。應文書內所有二字,但不連稱,不得迴避。若臣下之名不欲與君親同字者,任自改更,務從私便,庶體朕懷。」

○嫌名衛桓公名完,楚懷王名槐,古人不諱嫌名,故可以為謚。


  

韓文公《諱辯》言:「不諱『滸』『勢』『秉』『機』。」乃玄宗禦刪定《禮記‧月令》,曰「野鷄人大水為蜃」,曰「野鷄始ず」,則諱「雉」,以與「治」同音也。李林甫序曰:「漩樞玉衡,以齊七政,」則諱「璣」。德宗《九月九日賜曲江宴詩》:「時此萬樞暇,適與佳節並。」則諱「機」,以與「基」同音也。《南史》劉秉不稱名而書其字白彥節,則諱「秉」,以與「」同音也。又如武後父諱士,而孫處約改名茂道,韋仁約改名思謙。睿宗諱旦,而張仁改名仁願。玄宗諱隆基,而劉知幾改名子玄,箕州改名儀州。德宗諱適,而括州改名處州。順宗諱誦,而「鬥訟」律改為「鬥競」。憲宗諱純,凡姓淳于者改姓于,唯監察御史韋淳不改。既而有詔,以陸淳為給事中、改名質,淳不得已,改名處厚。而玄宗以南詔酋龍,名近玄宗諱。遂不行冊禮。則退之所言,亦末為定論也。唐自中葉之後,即士大夫亦諱嫌名,故舊史以韓愈為李賀作《諱辯》為紕繆。而《賈曾傳》則曰:「拜中書舍人,曾以父名忠,固辭。議者以為中書是曹司名,又與曾父名音同字別,于禮無嫌,曾乃就職。」《懿宗紀》則曰:「咸通二年八月,中書舍人衛洙奏狀稱:『蒙恩除授滑州刺史,官號內一字與臣家諱音同,請改授閒官。』敕曰:“嫌名不諱,著在禮文。成命己行,固難依允。’」是又以為不當諱也。

《冊府元龜》:咸通十二年,分司侍御史李溪進狀曰:「臣準西台牒及金部稱,奉六月二十七日敕,內園院郝景全事奏狀內『訟』字音與廟諱同,奉敕罰臣一季俸者。臣官位至卑,得蒙罰俸,屈與不屈,不合有言。而事關理體,若便隱默,恐負聖時,願陛下寬其罪戾,使得盡言。臣前奏狀稱『準敕因事告事,旁訟他人』。是咸通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敕語,臣狀中具有『準敕』字,非臣自撰辭句。臣謹按,《禮》不諱嫌名;又按《職制律》,諸犯廟諱嫌名不坐,註云:謂若『禹』與『雨』,疏云:謂聲同而字異。註疏重複,至易分曉。伏惟皇帝陛下明過帝堯,孝逾大舜,豈自發制敕而不避諱哉。故是審量禮律,以為無妨耳。即引陛下敕文而言,不敢擅有移改,不謂內園便有此論奏也。臣非敢訴此罰俸也,恐自此有援引敕格者,亦須委曲迴避,便成訛弊。臣間趙充國為將,不嫌伐一時事,以為漢家俊法。魏徵為相,不存形跡,以致貞觀太平。臣雖未及將相,忝為陛下持憲之臣,豈可以論俸為嫌,而使國家敕命有誤也。願陛下留意察納,別下明敕,使自後章奏一遵禮律處分,則天下幸甚。」敕免所罰。

南唐元宗初名,避周信祖廟諱,改名景,是不諱嫌名。

按嫌名之有諱,在漢未之聞,晉羊祜為為都督荊州諸軍事,及薨,荊州人為祜諱,名室戶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此諱嫌名之始也。

後魏《地形志》:「天水郡上わ縣,犯太祖諱,改為上封。」魏太祖名。宋代制,于嫌名字皆避之。《禮部韻略》凡與廟諱音同之字皆不收,太祖諱匡胤,十《陽部》去王切一十三字,二十一《震部》羊晉切一十一字皆不收,它皆仿此。朱子《周易本義‧後卦》下以「故為後」作「故為遇」,避高宗嫌名也。豈不聞《顏氏家訓》所云:「呂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筆即妨,是書皆觸者乎?」

明代不諱嫌名,如建文年號是也。

○以諱改年號唐中宗諱顯,玄宗諱隆基,唐人凡追稱高宗顯慶年號多雲「明慶」,永隆年號多雲「永崇」,趙元昊以父名德明,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而範文正公與元昊書亦改後唐明宗為「顯宗」。


  
○前代諱孟蜀所刻石經,于唐高祖、太宗諱皆缺書。石晉《相裡金神道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筆。南漢劉岩尊其父謙為代祖聖武皇帝,猶以「代」字易「世」。至宋,益遠矣,而乾德三年卜《伏羲女蝸廟碑》:「民」「珉」二字,咸平六年孫沖序《絳守居園池記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筆,其于舊君之禮何其厚與!

楊阜,魏明帝時人也,其疏引《書》:「協和萬國」,猶避漢高祖諱。韋昭,吳後主時人也,其解《國語》,凡「莊」字皆作「嚴」,猶避漢明帝諱。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易《忠節傳》以「誠節」,稱苻堅為「苻永」,固亦避隋文帝及其考諱。自古相傳,忠厚之道如此,今人不知之矣。

元移刺迪為常州路總管,刻其所點《四書章句或問集注》,其凡例曰:「凡序注或問中題頭及空處並存其舊,以見當時忠上之意。近歲新刊《大學衍義》亦然。」時天歷元年也。《資治通鑒‧周太祖、世宗紀》。太祖皇帝皆題頭,至今仍之。《孟子‧見梁襄王章》。未注蘇氏曰:「予觀孟子以來,自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太祖」上空一字。永樂中修《大全》,于其空處添一「宋」字,後人之見,與前人相去豈不遠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