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167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167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167頁

朗讀:

○詩題三百篇之詩人,大率詩成,取其中一字、二字、三四字以名篇,故十五國並無一題,雅頌中間一有之。若《常武》,美宣王也,若《勺》、若《賚》、若《般》,皆廟之樂也。其後人取以名之者一篇,曰《巷伯》。自此而外無有也。五言之興,始自漢魏,而十九首並無題,郊祀歌、鐃歌曲各以篇首字為題。又如王、曹皆有《七哀》,而不必同其情;六子皆有《雜詩》,而不必同其義,則亦猶之十九首也,唐人以詩取士,始有命題分韻之法,而詩學衰矣。

杜子美詩多取篇中字名之,如「不見李生久」,則以《不見》名篇;「近聞犬戎遠遁逃,」則以《近聞》名篇;「往在西京時」,則以《往在》名篇;「歷歷開元事,」則以《歷歷》名篇;「自平宮中呂太一」,則以《自平》名篇;「客從南溟來」,則以《客從》名篇。皆取首二字為題,全無意義,頗得古人之體。


  

古人之詩,有詩而後有題;今人之詩,有題而後有詩。有詩而後有題者,其詩本乎情;有題而後有詩者,其詩徇乎物。

○古人用韻無過十字《三百篇》之詩,句多則必轉韻。魏、晉以上亦然。宋、齊以下,韻學漸興,人文趨巧,於是有強用一韻到底者,終不及古人之變化自然也。古人用韻無過十字者,獨《悶宮》之四章乃用十二字,使就此一韻引而伸之,非不可以成章,而于義必有不達,故末四句轉一韻。是知以韻從我者,古人之詩也;以我從韻者,今人之詩也。自杜拾遺、韓吏部,未免此病也。

葉少藴《石林詩話》曰:「長篇最難,魏晉以前詩無過十韻者,蓋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序事傾盡為工。至老杜《述懷》、《北征》諸篇,窮極筆力,如太史公紀、傳,此固古今絶唱。然《八哀》八篇本非集中高作,而世多尊稱之,不敢議,如李邕、蘇源明詩中極多累句,余嘗痛刊去,僅各取其半,方為盡善。然此不可為不知者言也。」

詩主性情,不貴奇巧。唐以下人有強用一韻中字幾盡者,有用險韻者,有次人韻者,皆是立意以此見巧,便非詩之正格。

且如孔子作《易‧象象傳》,其用韻有多有少,未嘗一律,亦有無韻者。可知古人作文之法,一韻無字則及他韻,他韻不協則竟單行。聖人無必無固,于文見之矣。


  
○詩有無韻之句詩以義為主,音從之。必盡一韻無可用之字,然後旁通他韻,又不得於他韻,則寧無韻。苟其義之至當,而不可以他字易,則無韻不害。漢以上往往有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兩韻也,至當不可易。下句云:「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則無韻矣,亦至當不可易。古辭《紫騮馬歌》中有「春持作飯,采葵持作羹」二句無韻。李大白《天馬歌》中有「自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二句無韻。《野田黃雀行》首二句「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無韻。《行行且遊獵篇》首二句「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無韻。

○五經中多有用韻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于音,則雖無韻之文而往往有韻,苟其不然,則雖有韻之文而時亦不用韻,終不以韻而害意也,《三百篇》之詩,有韻之文也,乃一章之中有二三句不用韻者,如「瞻彼洛矣,維水泱泱」之類是矣。一篇之中有全章不用韻者,如《思齊》之四章、五章,《召》之四章是矣。又有全篇無韻者,《周頌‧清廟》、《維天之命》、《吳天有成命》、《時邁》、《武》諸篇是矣。說者以為當有餘聲;然以余聲相協而不入正文,此則所謂不以韻而害意者也。孔子《贊易》十篇,其《彖象傳》、《雜卦》五篇用韻,然其中無韻者亦十之一。《文言》、《繫辭》、《說卦》、《序卦》五篇不用韻,然亦間有一二,如「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此所謂化工之文,自然而合者,固未嘗有心于用韻也。《尚書》之體本不用韻,而《大禹漠》:「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伊訓》:「聖漠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太誓》:「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凶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玉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皆用韻。又如《曲禮》:「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禮運》:「玄酒在室,醴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磐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大之祜。」《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昌,疾不作而無妖祥,此之渭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孟子》:「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凡此之類,在秦漢以前諸子書並有之。太史公作贊,亦時一用韻,而漢人樂府詩反有不用韻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