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序
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後之君子。東吳顧炎武
●卷一
○三易夫子言包羲氏始畫八卦,不言作《易》,而曰:「《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又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文王所作之辭始名為《易》。而《周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也》,二曰《歸藏》,三《易》之名以名之也。
猶之墨子書言「周之《春來》,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周、燕、宋、齊之史,非必皆「春秋」也,而云「春秋」者,因魯史之名以名之也。
《左傳‧僖十五年》:戰于韓,卜徙父筮之曰吉,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成‧十六年》:戰于鄢陵。公之,史曰吉,其卦遇《復》,曰:「南國戚,射其元王中厥目。」此皆不用《周易》,而別有引據之辭,即所謂《三易》之法也。
○重卦不始文王大卜裳《三易》之法,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考之《左傳‧襄公九年》:穆姜遷于東宮,筮之,遇《艮》之《隨》,姜曰:「是于《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獨言「是于《周易》」,則知夏、商皆有此卦。而重八卦為六十四者,不始於文王矣。
○朱子周易本義《周易》自伏羲畫卦,文王作彖辭,周公作爻辭,謂之經。經分上下二篇。孔子作十翼,謂之傳。傳分十篇:《彖傳》上下二篇,《繫辭傳》上下二篇,《文言》、《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各一篇。
自漢以來,為費直、鄭玄、王弼所亂,取孔子之言逐條附於卦爻之下。
程正步傳因之。及朱元晦《本義》,始依古文故于《周易‧上經》條下云:「中間頗為諸儒所亂,近世晃氏始正其失,而未能盡合古文。呂氏又更定著為經二卷,傳十捲,乃復孔氏之舊雲。」洪武初,頒《五經》天下儒學,而《易》兼用程、失二氏,亦各自為書。永樂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之程傳之後。
而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復淆亂。「彖即文王所繫之辭,傳者孔子所以釋經之辭也,後凡言傳放此。」此乃《彖‧上傳》條下義,今乃削「彖上傳」三字,而附於「大哉乾元」之下。「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周公所繫之辭也。」乃《象‧上傳》條下義,今乃削『象上傳』三字,而附於「天行健」之下。此篇申彖傳、象傳之意以盡《乾》、《坤》二卦之藴,而餘卦之說因可以例推雲。”乃《文言》條下義,今乃削「文言」二字,而附於「元者善之長也」之下。其「彖曰」、「象曰」、「文言曰」字皆朱子本所無,復依程依添入。後來士子厭程傳之多,棄去不讀,專用《本義》。
而《大全》之本乃朝廷所頒,不敢輒改,遂即監版傳義之本刊去程傳,而以程之次序為朱之次序。相傳且二百年矣。惜乎,朱子定正之書竟不得見于世,豈非此經之不幸也夫?
朱子記嵩山晁氏《卦爻彖象說》謂:「古經始變于費氏,而卒大亂於王弼。」此據孔氏正義曰:「夫子所作象辭,元在六爻經辭之後,以自卑退,不敢幹亂先聖正經之辭。」王嗣之意,以為象者本釋經文,宜相附近,其義易了,故分爻之象辭各附其當爻下,如杜元凱注《左傳》,分經之年與傳相附。故謂連合經傳始於輔嗣,不知其實本於康成也。《魏志》:高貴鄉公幸太學,問博士淳于後曰:「孔子作彖、象,鄭玄作注,其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經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後對曰:「鄭玄合彖、象于經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合之於學誠便,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後對曰:「孔子恐其與文王相亂,是以不合。此聖人以不合為謙。」帝曰:「聖人以不合為謙,則鄭玄何獨不謙邪?」後人曰:「古義宏深,聖問奧遠,非臣所能詳盡。」是則康成之書已先合之,不自輔嗣始矣。乃《漢書‧儒林傳》云:「費直治《易》,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文言解說上下經。」則以傳附經又不自康成始。朱子記晁氏說,謂:「初亂古制時,猶若今之《乾卦》。」蓋自《坤》以下皆依此,後人又散之各爻之下,而獨存《乾》一卦以見舊本相傳之樣式耳。愚嘗以其說推之,今《乾卦》「彖曰」為一條,「象曰」為一條,疑此費直所附之元本也。《坤卦》以小象散于各爻之下,其為「象曰」者八,餘卦則為「象曰」者七,此鄭玄所連,高貴鄉公所見之本也。
程傳雖用輔嗣本,亦言其非古《易》。《咸》:「九三,咸其股,亦不處也。」傳曰:「雲『亦』者,蓋象辭,本不與《易》相比,自作一處,故諸爻之象辭意有相續者。此言『亦』者,承上爻辭也。」
秦以焚書而《五經》亡,本朝以取士而《五經》亡。今之為科舉之學者,大率皆帖括熟爛之言,不能通知大義者也。而《易》、《春秋》尤為繆戾。以彖、傳合大象,以大象合爻,以爻合小象,二必臣,五必君,陰卦必雲小人,陽卦必雲君子,於是此一經者為拾瀋之書,而《易》亡矣。取胡氏傳一句、兩句為旨,而以經事之相類者合以為題,傳為主,經為客,有以彼經證此經之題,有用彼經而隱此經之題,於是此一經者為射覆之書,而《春秋》亡矣。復程、朱之書以存《易》,備《三傳》、啖、趙諸家之說以存《春秋》,必有待于後之興文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