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陽修集 - 202 / 544
古典散文類 / 歐陽修 / 本書目錄
  

歐陽修集

第202頁 / 共544頁。

 大小:

 第202頁

朗讀:

吾以謂夫子之道,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吾與諸足下奚所識知?幸而生於時,得以登其門,望其堂,而傳其道,以光榮其身。吾與諸足下猶眾無名之星也,夫子猶日月之明也,以無名之星代日月之明,雖積累萬數,吾未見其可,況一焉而已乎!諸足下奈何乃不察於是也?天則有一冬,而諸足下有二冬乎?苟有子升夫子之席,而吾與諸足下趨進于左右,斂衣而立,負牆而請,當是時,有子能勿愧乎?吾有以知彼之必愧也。吾儕有所問而不能答,有所辨而不能斷,嘩然而往,默然而來,鏗然而叩,寂然而應,當是時,有子能勿慚乎?吾又知彼之必慚也。昔者吾友子淵,實有聖人之德,不幸短命,前夫子而死。使子淵尚在,而設之於夫子之席,吾猶恐天下之不吾信也。足下以有子之道義,孰與子淵?德明而仁備,孰與子淵?夫子稱而嘆之,孰與子淵?群弟子服其為人,孰與子淵?達夫子之道而鄰夫子之性,孰與子淵?是數者皆無一可,而獨以其容貌之似,而欲升師之席,竊師之位,不亦難乎!

夫容貌之似者,非獨有子也,陽虎亦似矣。如欲其大似,則當以陽虎為先,奚先於有子哉?諸足下果欲何邪?復欲睹夫子之容乎?復欲聞夫子之道乎?如止欲睹夫子之容,則圖之可也,木之可也,何必取弟子之似者以僭其稱而悖其位?如必欲聞夫子之道,不可以苟而已也。


  

且吾聞之:師其道,不必師其人;師其人,不必師其形。如欲師其道,則有夫子之六經在,《詩》可以見夫子之心,《書》可以知夫子之斷,《禮》可以明夫子之法,《樂》可以達夫子之德,《易》可以察夫子之性,《春秋》可以存夫子之志。是之弗務,而假設以為尚,此吾所以悼痛而不敢知也。且昔夫子果何師哉?師堯、舜者也,師文王者也,師周公者也。惟曰師其道而已,未聞其假設而師之,則似堯、舜者,似文王者,似周公者,終身而不得見矣。苟不見其人,則亦弗師其道乎?夫麟之於獸也,鳳之於鳥也,出乎其類而處乎長者也。不幸而麟以死,鳳以亡,則亦假設而為之乎?諸足下盍姑止,不然吾恐萬世之後,完口者寡矣。死而無知則已,如其有知,則子淵、子路輩將目流涕而有責于足下也。諸足下其思之!不宣。參白。

●卷七十一·居士外集卷二十一



◎策問五首試策八首

【問進士策題五道】

問:古之人作詩,亦因時之得失,鬱其情於中,而發之於詠歌而已。一人之為詠歌,歡樂悲瘁宜若所繫者,未為重矣。然子夏序《詩》,以謂「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者。《詩》之言,果足以動天地、感鬼神乎?

問:古之為聖人者莫如舜,賢而與聖人近者莫如顏回。仲尼稱虞舜不可及,而顏氏其殆庶幾。至其稱舜之所為,則曰「好問而好察邇言」而已;稱顏氏之好學,則曰「不遷怒,不貳過」而已。然則如是者,是為不可及與庶几乎?

問:漢宣中興,丙、魏為相,後之人言為相之賢者必稽焉,宜其有興樹之業顯于世也。及觀其紀傳,亦無他功德,相獨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識丙、魏之所以得賢于後世者,可得見乎?

問:子、醜、寅,三代之正也,孔子何獨行夏之時?說者曰:「夏時質也。」忠、質、文,三代之政也,孔子何獨曰從周之文?使夏之時為正,則商、周之時不正乎?周之政尚文,則夏、商之政無文乎?夫周以子,則今之冬十一月乃春正也;商以醜,則今之冬十二月乃春正也。夫以冬十有一月、十有二月頒春正于天下,而教民之事,無乃與天時相戾歟?夫君臣之相和、父子之相愛、兄弟夫婦之相為悌順,是文之本也;仁以守之、義以制之、禮樂以和節之,是文之成也。使夏、商而無文,則夏、商之世,無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制歟?說者曰:「三代之正,皆同也。子、醜、寅,出於後儒之妄也,忠、質、文,亦出於後儒之妄也。」使夫誠出於後儒之妄,則孔子安有行時、從文之說?


  

問:周天子之田方千里,號稱萬乘,萬乘之馬皆具,又有十二閒之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車馬,車馬豈不多乎哉?千里之地,為田幾何,其牧養之地又幾何,而能容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為田幾何?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廣矣,常患無馬,豈古之善養馬而今不善乎?宜有說以對也。

【國學試策三道〈並問目天聖七年〉·第一道】

問:《詩》刪風、雅,有一國四方之殊;《書》載典、謨,實二帝三王之道。君臣之制有別,小大之政不侔。然而《關雎》王者之風,反系于周公之化;《秦誓》諸侯之事,乃附於訓誥之餘。究其閎綱,必有微旨。且巧言者丘明為恥,傳《春秋》蒙誣艷之譏;惠人者子產用心,作丘賦被蠆尾之謗。謂之誣艷,非巧言乎;目之蠆尾,豈惠人也?夫子又何謂之同恥,嘆其遺愛者哉?子大夫博識洽聞,強學待問,請談大義,用釋深疑。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