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治天皇傳 - 15 / 50
傳記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明治天皇傳

第15頁 / 共50頁。

 大小:

 第15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第二天,宮中正式派遣敕使,宣示了聖旨。再過一天,壽榮姬的哥哥實良進宮,奏明謹遵敕旨。奏議處專門下令,今後稱呼壽榮姬為女禦貴人。

一連三日,百官進宮朝賀;到一條家來獻祝詞的人,也絡繹不絶。


  

宮中撥出內幣金一千兩,分四次下賜,相當於民間的彩禮錢。這時期財政很困難,沒有達到預定的金額。各家有親緣關係的諸侯,或多或少送來賀禮,但尚不足支付婚禮的開支。

選後既已確定,一條府邸內修建了新的居室,壽榮姬遷入新屋。一條家以前的家臣、聽差、工匠人等,再也不能和她搭話,只有遠遠地微笑而已。今後皇后的侍奉者,概由宮中重新派遣人員擔任。只有一個人例外,壽榮姬的奶娘岩根,從嬰兒時就一直陪伴着她長大。

開始也和別的人一樣,曾予以解僱。壽榮姬進宮以後,仍不甚眷戀,懇切希望把奶娘留下。因此重新召回,安排在禦膳房工作。

奶娘岩根工作到明治十五年才年老告退回鄉。作為終身養老金,宮中下賜糙米 25石,200日元之外,皇后還另外賞賜紡綢等物。到她 70歲去世為止,因皇后喜歡吃蕨菜,每年在采蕨季節,都忘不了從家鄉的山坡上,采些蕨菜寄去。

在決定選壽榮姬為皇后時,當時幕府曾準備了貢米五百袋和賄賂金一萬五千兩。可是馬上就發生了大政奉還的騷亂,當然顧不上這些了。

王政復古的大號令剛頒發,京都市內出現了戰亂的跡象。壽榮姬在警衛人員的護送下,進入皇宮到準後殿去避難。

明治元年正月,鳥羽、伏見之戰一開始,整個京都都聽到了隆隆的炮聲。當時誰也不能預料會出現何種局面。

壽榮姬被選為禦妻後,過了一年半才冊立為皇后。這是明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事。這一年半,在日本的歷史上,可說是多事之秋,各種大事接連不斷,社會正在發生激烈的變動。

第四章

改革大潮擋不住1遷都到東京1868年,年號從慶應改為明治。

九月八日這天開始,成為明治元年,定下了一世一元制。即一代天皇,只用一個年號,今後不可擅自變動。

這時,鳥羽、伏見之戰失敗的幕軍,隨慶喜逃回江戶。官軍追進江戶城,成立了一個新政府。以會津為首的東北諸藩,抵抗了一陣官軍,不久就投降了。北海道雖然仍有小股擁幕力量困守孤堡,東北基本已經平安,新政府的基礎,已固若磐石。

明治天皇接受西鄉隆盛、岩倉具視等維新派人士的建議,決定把國都由京都,遷到江戶去。那裡才是日本真正的中心,後來改名東京,從前的將軍府邸擴建成為皇宮。此一舉措,在日本近代歷史上受到極高的評價。

在整個德川幕府執政的數百年間,天皇受到幕府的監視,一步不能離開京都。甚至連皇宮也不允許出,長年累月就生活在不足一平方日裡1日里約等於3900的圈子裡。

有這樣一個故事:後水尾太上皇想去參拜山城、大和神社佛寺。配備在禁中的武士高木伊勢守提出了異議:「請先報告幕府,徵得同意後,您再去。」

太上皇大怒道:「我又不是去策劃壞事,不過是想去寺廟朝拜。太上皇希望這樣做,卻遭到臣下的阻擋。實在太無理了!」「臣下不懂得深奧的道理。只是領受了關東即幕府之命令,一定要保衛皇宮。


  

如果太上皇要強行外出,臣下只好擋住去路阻止您。萬一您仍要破壞規定外出,臣下不惜甘冒逆賊的惡名,也會朝着鳳輦射箭!」太上皇沒有再往下說。天皇也罷、太上皇也罷,三百年從來沒有出過宮門一步。

如今江戶城回到皇室手中,睦仁要借遷都之機,明明白白向國內外昭示:日本國的天皇重新君臨天下。大隊人馬沿途過大津、草津;越水口、鈴鹿;經四日市、桑名,在當到達見阪時,天皇下轎稍事休息。他眺望遠方,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太平洋嗎?」曾目擊這次遷都盛況的一位外國人,留下了生動的描述:「186811月,整個皇室和他們的護衛部隊以及儀仗隊伍,沿 300英里長的東海道從容行進。這是日本歷史上隊列最長,而且最為壯觀的一次行軍。

在朝廷人馬所經過的每一里路上,農民在大道的拐彎處膜拜頂禮。1126日,是明治16歲生日後的23天,天皇禦駕進了江戶城,有三個西方人在現場觀看。明治乘坐一頂黑漆大轎,轎頂有一個金鳥。頭和身體像是孔雀,尾巴像是雛鷄的尾羽,呈扇形向上方張開,象徵永存不朽。

皇族約60名轎伕和衛士,穿黃色絲綢長袍,戴着小巧的菊花形耳環,隨從大隊而行。在隊伍前邊,三名老年京官對密集的人群扇着扇子,大聲吆喝,為禦駕開道。人群像潮水似地在大道兩旁此跪彼伏,叩頭觸地,直到隊伍過完為止。」

駕抵東京的第十天,對全城市民賞賜禦酒。全城八百零八條街,分為大、中、小三等。大街賜酒三木桶一桶裝 40,中街賜兩木桶,小街賜一木桶。此外,還下賜錫酒壺550個,魷魚乾1700把,東京市民歇業兩日,全城喝得酩酊大醉。

對於老百姓來說,幕府將軍大人給攆跑了,代之而來是天皇,反正都差不多。單從這般盛情招待來看,興許不是多麼壞的人……這是當時東京百姓的想法。

在東京住了兩個月,明治提出要還幸一次舊京。那裡有宗祠社廟,剛好先帝駕崩滿三年,必須祭祀。還要舉行迎娶皇后入宮的儀式。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