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150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中國文學史

第150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150頁

朗讀:

總的來說,他的詩歌是現實主義多於浪漫主義。風格雄厚渾樸,筆勢豪健。殷番《河岳英靈集》說他的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杜甫說他的詩「方駕曹劉不啻過」,並且讚美他的詩才如「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這都很切合他的詩風。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

唐開元、天寶年間,經濟空前繁榮,國力也極度強大,但政治、經濟的危機已開始顯露。唐詩也在這個時期發展到了繁榮的頂峰,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盛唐時期。

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詩人,他們可以按思想傾向、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的不同,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較多地寫山水田園閒適生活的山水田園詩人;一派是較多地寫邊塞征戍生活的邊塞詩人。當然,這種劃分只是相對的。

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維,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山水田園詩的盛行,有它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給這些詩人提供了優閒生活的物質條件。統治階級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種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對那些求仕困難的文人,由隱而仕,往往是一條「終南捷徑」;對那些有高官厚祿的文人,由仕而隱,既不影響生計,甚至還可以邊仕邊隱,名利雙收。此外,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發展,也促成隱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繼承陶淵明、謝靈運傳統的山水田園詩便大量地產生了。


第一節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陽人,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閉門苦學,灌蔬藝竹,為鄉裡救患釋紛,曾一度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才到長安,求仕失望。在江淮吳越各地漫遊了幾年,重回故鄉。張九齡作荊州長史,曾引他作過短期的幕僚,最後還是歸隱,死在家裡。

孟浩然一生經歷比較簡單,沒有入過仕途,而且完全生活在開元承平時代,沒有經歷很多生活風波,這就決定他的詩歌思想內容不夠豐富,但他的思想也沒有發展到幽冷孤獨的程度。

他一生雖然基本上過着隱居生活,但他內心卻相當矛盾。他的《書懷貽京邑同好》詩說:「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簞瓢夕屢空。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這裡清楚地說明了他對於仕途的熱望以及期待朋友們援引的心情。但是,他四十歲北上長安,除了贏得詩壇盛名而外,求仕的希望完全落空了,他的心情開始轉為憤激: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留別王侍禦維》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歸故園作》

由於求仕失望,轉而對當朝的權貴深表不滿。《新唐書》本傳說他曾經對玄宗朗誦後一首詩而遭到斥責,事情也許不可靠,但在說明這首詩的憤激心情上,卻很合乎真實。大概到了晚年,他這種仕與隱的矛盾才漸漸沖淡下來。

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是山水田園詩。這些詩,有一部分是漫遊秦中、吳越等地所寫的。例如: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江上思歸》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雲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在前詩中,旅途思歸的心情和初冬江上淒寒的景色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悵惘迷茫之中,隱含着一種身世落拓之感。後一首詩,寫驚濤如雷如雪,也頗具壯觀。其他如《宿建德江》、《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晚泊潯陽望廬山》等篇,也都是漫遊中的名作。

他多數的山水詩,都是寫故鄉襄陽的鹿門山、萬山、峴山、魚梁州、高陽池等名勝景物。例如: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平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其醉重陽節。

——《秋登蘭山寄張五》

山寺鳴鐘晝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岩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夜歸鹿門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