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劉歆《移博士書》又曰:「魯共王得古文,《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而詆博士「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案此乃前漢經師不信古文之明證也。以《尚書》為備,即王充《論衡》云:「或說《尚書》二十九篇者,法曰(疑北字誤)鬥與七宿。四七二十八篇,其一曰鬥矣。故二十九是也。」《尚書》百篇,其序略見《史記》;伏生傳篇止二十九,漢人以為即此已足,故有配鬥與二十八宿之說。若《逸書》十六篇,其目見于馬、鄭所傳,絶無師說。馬、鄭本出杜林,未知即劉歆所云孔壁古文否。偽孔篇目,與馬、、鄭又不符,其偽更不待辨。謂《左氏》為不傳《春秋》,即范升云:「《左氏》不祖孔子,而出於丘明,師徒相傳又無其人」是也。(《釋文序錄》,左丘明作傳授曾申,遞傳至張蒼、賈誼,傳授如此分明,何得謂相傳無人。而范升云云,足見《序錄》乃後出之說,漢人所未見也。)《史記》稱《左氏春秋》,不稱《春秋左氏傳》,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之類,別為一書,不依傍聖經。《漢書》劉歆傳曰:「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據歆傳,劉歆以前,《左氏》傳文本不解經,故博士以為《左氏》不傳《春秋》。近人劉逢祿以為《左氏》凡例書法皆劉歆竄入者,由《史》、《漢》之說推之也。《漢書藝文志》曰:「魯共王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皆古字也。」據此,則共王得孔壁古文,不止《逸禮》、《尚書》,並有《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論語》古二十一篇,《孝經》古孔氏一篇,皆明見《藝文志》。《志》于《禮》但云:《禮古經》五十六卷,《經》七十篇,(當作十七篇,即今《儀禮》。)《記》百三十一篇,無《禮記》;而今之《禮記》亦無今古文之分。《志》雲《禮記》,即《禮古經》與《記》。《儀禮》有今古文之別;鄭註云:「古文作某,今文作某」是也。鄭以《古論語》校《魯論》,見《經典釋文》,云:「魯讀某為某,今從古。」《孝經》古孔氏,許慎嘗遣子衝上《說文》,並上其古文說。桓譚《新論》以為今異者四百餘字。其書亡不可考。隋劉炫偽作《古文孝經》,唐、宋人多惑之。淺人但見古文二字,即為所震,不敢置議,不知前漢經師並不信古文也。
兩漢經學有今古文之分。今古文所以分,其先由於文字之異。今文者,今所謂隷書,世所傳熹平《石經》及孔廟等處漢碑是也。古文者,今所謂籀書,世所傳岐陽石鼓及《說文》所載古文是也。隷書,漢世通行,故當時謂之今文;猶今人之於楷書,人人盡識者也。籀書,漢世已不通行,故當時謂之古文;猶今人之於篆、隷,不能人人盡識者也。凡文字必人人盡識,方可以教初學。許慎謂孔子寫定六經,皆用古文;然則,孔氏與伏生所藏書,亦必是古文。漢初發藏以授生徒,必改為通行之今文,乃便學者誦習。故漢立博士十四,皆今文家。而當古文未興之前,未嘗別立今文之名。《史記儒林傳》云:「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乃就《尚書》之古今文字而言。而魯、齊、韓《詩》,《公羊春秋》,《史記》不雲今文家也。至劉歆始增置《古文尚書》、《毛詩》、《周官》、《左氏春秋》。既立學官,必創說解。後漢衛宏、賈逵、馬融又遞為增補,以行于世,遂與今文分道揚鑣。許慎《五經異義》有《古尚書說》、《今尚書》夏侯歐陽說,《古毛詩》說、《今詩》韓魯說,《古周禮》說、《今禮》戴說,《古春秋》左氏說、《今春秋》公羊說,《古孝經》說、《今孝經》說,皆分別言之,非惟文字不同,而說解亦異矣。
治經必宗漢學,而漢學亦有辨。前漢今文說,專明大義微言;後漢雜古文,多詳章句訓詁。章句訓詁不能盡饜學者之心,於是宋儒起而言義理。此漢、宋之經學所以分也。惟前漢今文學能兼義理訓詁之長。武、宣之間,經學大昌,家數未分,純正不雜,故其學極精而有用。以《禹貢》治河,以《洪範》察變,以《春秋》決獄,以三百五篇當諫書,治一經得一經之益也。當時之書,惜多散失。傳于今者,惟伏生《尚書大傳》,多存古禮,與《王制》相出入,解《書》義為最古;董子《春秋繁露》,發明《公羊》三科九旨,且深于天人性命之學;《韓詩》僅存《外傳》,推演詩人之旨,足以證明古義。學者先讀三書,深思其旨,乃知漢學所以有用者在精而不在博,將欲通經致用,先求大義微言,以視章句訓詁之學,如劉歆所譏「分文析義,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者,其難易得失何如也。(古文學出劉歆,而古文訓詁之流弊先為劉歆所譏,則後世破碎支離之學,又歆所不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