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391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391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91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這是一篇借質問杜鵑而表明心志的詞作。杜鵑,又名子規「催歸」。傳說中是戰國時蜀王杜宇所化,杜宇被迫禪位鱉靈,死後魂魄化為此鳥,每到暮春便悲鳴不已,直到啼血而止。因而,杜鵑便被賦予了一種幽怨的色彩,那些背井離鄉,覊寄四海的文人學子,一聽到杜鵑的哀婉鳴哽,便頓生思歸戀鄉之情。

然而此時詞人陳人傑正涉世未深,朝氣蓬勃,積極求仕,滿腹志向正得伸展,因而杜鵑衝他叫嚷催歸,顯然不合時宜,難怪詞人對杜鵑要大加斥問了。


  

題目「問杜鵑」,這「問」是「責問」、「質問」。詞以「當頭炮」開局:杜鵑,你苦苦催促人歸,自己為何不回四川?「以子之矛攻之盾」,然而詞中的杜鵑並未認輸,卻說:只算是我自說,奈何以「不歸」罪我?我鳥類哪裡有「歸」與「不歸」之說耶?殊不知詞人聰敏,早已料到鳥兒會這樣,不待鳥兒強嘴,已自先發制人:像那去家千年的白鶴,尚且知道重返遼東尋訪城門之華表;遠徙萬裡的海燕,猶能記得金陵烏衣巷中的舊居——同屬卵生羽化的禽鳥,鶴、燕不言「歸」而歸,你杜鵑言「歸」而不歸,羞也不羞?在旁觀者看來,這一腳踏上去,杜鵑再無法翻身了。但詞人搏兔用全力,仍然窮追不捨:君之所以「不歸」,是為「路曼曼其修遠」乎?——不是。自江南至四川,裡途並不算遙遠。

那麼,是否因為「身無綵鳳雙飛翼」呢?——不。你的翅膀完好無缺。也許,「八月秋高風怒號」,阻遏了你的飛行?——不是。現在正是春暮,東風勁吹,正好順勢向西翱翔。

如是乎從主體行為能力和客觀行動條件等不同角度一一審視並否決了鳥兒可以用來敷衍塞責的種種託辭,這就逼出了對於杜鵑的又一次質問:「何為者。卻身羇荒樹,血灑芳枝?」乍看起來,它似乎是對篇首「汝胡不歸」一問的同義反覆,但仔細體味,卻知並非如是。關鍵就在「血灑芳枝」四字。卒章顯志,一篇命意才得以昭然揭出。

這首詞,構思奇特,頗類似於辛棄疾的《沁園春生動傳神但本篇又不完全同於辛詞,而是詞人的「獨角戲」,從頭到尾都是作者教訓杜鵑之辭,完全剝奪了鳥兒的發言權,形式略嫌獃板,藝術造詣也不及稼軒。陳人傑此篇卻詼諧其表而嚴肅其裡,反映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重大主題,表現出詞人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南宋後期詞壇上一篇格調較高的佳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都是詞中的陳詞濫調了,但他人多取其慨嘆人世滄桑的本義,詞人卻獨采個中鶴、燕能歸故里的角度,以與杜鵑之「不歸」造成鮮明的對比,舊事新用,推陳出新,增加了無窮的妙趣。本篇不用「諸葛」、「公孫」,而化用杜詩,以「臥龍」對「躍馬,既工穩又精警生動,達到了沈氏所謂」使人姓名須委曲得不用出最好“的境界。

●沁園春·丁酉歲感事  陳人傑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

悵晨星殘月,北州豪傑;西風斜日,東帝江山。

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

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

嘆封侯心在,鱣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

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

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陳人傑詞作鑒賞


  
在這首詞中,作者猛烈抨擊了當權者的腐朽不堪,誤國害民,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渴望能長纓立馬為國殺敵的熱情。作此詞的前三年,蒙古滅金後,隨即對宋大舉興兵,連年南下,宋軍屢屢敗北,襄、漢、淮蜀間烽煙不斷,危急日甚。宋理宗張惶失措,雖下沼罪已,仍無法輓救國土的淪喪。詞中所言「丁酉歲」(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即是指那幾年的事。

面對朝廷的腐敗無能,國家的日益陸沉,作者痛心疾首,憤鬱填膺,不由寫下該詞。

詞的開頭說:「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指的是中原大片國土,被蒙軍佔領,久久不得恢復,這究竟是誰的責任「理正辭嚴,大義凜然。這裡用《晉書》中兩個典故合在一起,極為貼切。」陸沉「,是無水而沉淪的意思,比喻土地淪陷。西晉時,王衍任宰相,正值匈奴南侵,他清談誤國,喪失了很多土地。

桓溫憤慨地說:」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的字)諸人不得不任其責!「作者通過這個典故來斥責當時南宋當權者。又王獻之夜睡齋中,有小偷進到他房裡,偷了他所有的東西。獻之慢吞吞地說:」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將小偷都嚇跑了。

這裡以」青氈“喻中原故土,將敵方比作盜賊,說國土遭掠奪後,沒有歸還。作者在靈活地反用典故。

接着,詞由憤慨轉為惆悵,對國事局勢發表議論。他說,如今北方有志之士已寥寥無幾:南宋的半壁江山也如同落日,日子不長了。朝廷裡有些人因循守舊,懦怯無能,只是坐著空談;有些人則只好說大話,妄取虛名,行事魯莽輕率。這樣,轉瞬之間喪失了戰勝敵人的機會,「東帝」,喻岌岌可危的南宋。

戰國時,齊湣王稱東帝,自恃國力,並不審時度勢,後被燕將樂毅攻破臨淄,他在出奔中被殺。「劉表」,喻空談的保守勢力。三國時,曹操攻柳城,劉備勸荊州牧劉表乘機襲擊許昌,劉表不聽,坐失良機,後來悔之莫及。「深源」,是東晉殷浩的字,他雖都督五州軍事,但只會大發議論,名不符實。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