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語譯註 - 150 / 203
中國古代史類 / 劉知幾 / 本書目錄
  

國語譯註

第150頁 / 共203頁。

 大小:

 第150頁

朗讀:

①下邑:即晉陽,晉邑名,在今山西太原南晉源鎮。下邑之役:指魯定公十三年(前497)趙簡子殺邯鄲大夫趙午,趙午的舅舅荀寅與其婿范吉射作亂,圍攻趙簡子,簡子出奔至自己的封邑晉陽,由於董安於力戰,趙簡子才得解圍。②董安於:趙簡子的家臣。③端委:端,玄端,黑赤色的禮服;委,委貌,禮帽。■:皮製的蔽膝。宰人:宰官。掌王家內外事務,有在王的左右而贊王命者,卿大夫總管家務的家臣,也稱宰人。

【譯文】


  

在下邑戰役中,董安於立了戰功。趙簡子要獎賞他,他推辭不受,一再要獎賞他,他說:「當我年輕的時候,在朝廷擔任文書工作,幫助撰寫文告命令,在前朝得到稱讚,各國的諸侯都認為有義,但是您卻不重視。當我到了壯年的時候,招致得力的股肱之臣來隨從司馬治理軍隊,使軍中沒有發生暴虐邪惡的事情。等到我年老了,穿上寬衣大帶的朝服,跟隨宰官治理民事,使百姓沒有二心。如今我一旦參加戰爭,如同得了瘋狂症,卻說:『一定要獎賞你』,我與其因為狂疾受到獎賞,還不如逃跑!」說完便快步走了出去,於是趙簡子放棄了賞賜董安於的打算。

趙簡子以晉陽為保鄣

192講: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①。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鄣乎?」簡子曰:「保鄣哉!」尹鐸損其戶數。簡子戒襄子曰②:「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

【註釋】

①尹鐸:趙簡子的家臣。晉陽:趙氏的封邑,在今山西太原南。②襄子:趙襄子,名無恤,趙簡子的兒子。

【譯文】

趙簡子派尹鐸治理晉陽。尹鐸請示說:「是讓晉陽提供賦稅呢?還是使它成為您可靠的保障?」簡子說:「當然是保障!」尹鐸便減少了戶稅的數目。簡子告誡他的兒子襄子說:「晉國一旦發生了禍亂,請你不要認為尹鐸年輕,也不要嫌晉陽距這裡太遠,一定要前往投奔。」

郵無正諫趙簡子無殺尹鐸


  
193講: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曰:「必墮其壘培。吾將往焉,若見壘培,是見寅與吉射也①。」尹鐸往而增之。簡子如晉陽,見壘怒曰:「必殺鐸也而後入。」大夫辭之,不可,曰:「是昭余仇也。」郵無正進②,曰:「昔先主文子少釁于難③,從姬氏于公宮④,有孝德以出在公族⑤,有恭德以開在位,有武德以羞為正卿,有溫德以成其名譽,失趙氏之典刑,而去其師保⑥,基于其身,以克複其所。及景子長於公宮⑦,未及教訓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業,無謗于國,順德以學子,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今吾子嗣位,有文之典刑⑧,有景之教訓⑨,重之以師保,加之以父兄,子皆疏之,以及此難。夫尹鐸曰:『思樂而喜,思難而懼,人之道也。委土可以為師保,吾何為不增?』是以修之,庶日可以鑒而鳩趙宗乎!若罰之,是罰善也。罰善必賞惡。臣何望矣!」簡子說,曰:「微子,吾幾不為人矣!」以免難之賞賞尹鐸。初,伯樂與尹鐸有怨⑩,以其賞如伯樂氏,曰:「子免吾死,敢不歸祿。」辭曰:「吾為主圖,非為子也。怨若怨焉。」

【註釋】

①寅:荀寅,趙午的舅舅。吉射:范吉射,荀寅的女婿。②郵無正:郵良伯樂,晉國大夫。③文子:趙文子,即趙武,趙簡子的祖父。④姬氏:莊姬,趙文子的母親,晉景公的女兒。⑤公族:指公族大夫。⑥師保: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官,統稱為師保。⑦景子:趙成,趙文子的兒子,趙簡子的父親。⑧文:指趙文子。⑨景:指趙景子。⑩伯樂:即郵無正,伯樂是他的字。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