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95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95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95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正統六年二月戊辰,巡按山東監察御史曹泰奏:「臣聞之《書》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今在外諸司文臣,去家遠任,妻子隨行。祿厚者月給米不過三石,薄者一石、二石,又多折鈔。九載之間,仰事俯育之資,道路往來之費,親故問遺之需,滿罷閒居之用,其祿不贍則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乞敕廷臣會議,量為增益,俾足養廉。如是而仍有貪污,懲之無赦。」事下行在戶部,格以定製,不行。

《北夢瑣言》:「唐畢相П家本寒微。其舅為太湖縣伍伯,相國恥之,俾罷此役,為除一官。累遣致意,竟不承命。特除選人楊載宰此邑,參辭日,于私第延坐,與語期為落籍,津送入京。楊令到任,具達台旨。伍伯曰:『某下賤,豈有外甥為宰相邪?』楊令堅勉之,乃曰:『某每歲公稅享六十緡事例錢,苟無敗闕,終身優渥,不審相公俗為致何官職?』楊令具以聞,相國歎賞,亦然其說,竟不奪其志也。」夫以伍伯之役而歲六十緡,宜乎台皂之微皆知自重。乃信《漢書》言:「趙廣漢奏請令長安游徼獄吏秩百石,其後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繫留人。」誠清吏之本務。謂貪澆之積習不可反而廉靜者,真不知治體之言矣。


  

○助餉人主之道,在乎不利群臣百姓之有。夫能不利群臣百姓這有,然後群臣百姓亦不利君之有,而府庫之財可長保矣。《舊唐書‧柳渾傳》:「渾為宰相,奏故尚書左丞田季羔公忠正直,先朝名臣,其祖父皆以孝行旌表門閭,京城隋朝舊第,季羔一家而已。今被堂侄伯強進狀,請貨宅,召市人馬,以討吐蕃。一開此門,恐滋不逞。討賊自有國計,豈資僥倖之徒,且毀棄義門,虧損風教。望少責罰,亦可懲勸。上可其奏。」夫以德宗好貨之主,而猶能聽宰相之方,不受伯強之獻,後之人群可以思矣。王明清記高宗建炎二年,有湖州民王永從獻錢五十萬緡,上以國用稍集,卻之,仍詔:「今後富民不許陳獻。」嗟夫,此宋之所以復存於南渡也與?

江武尊卜式,以風天下,猶是勸之以爵。今乃怵這以威,戚畹之家常惴惴不自保,而署其門曰「此房實賣」,都城之中十室而五,其不祥孰甚焉。《南唐書》言後主之世,以鐵錢六權銅錢四。而行至其末年,銅錢一直鐵錢十。比國亡,諸郡所積銅錢六十七萬緡。嗚呼!此所謂府庫財非其財者矣。

賊犯京師,史公可法為南京兵部尚書,軍餉告絀,乃傳檄募富人出財助國。其略曰:「親郊乃雍容之事,唐宗有崇韜;出塞本徼幸之圖,漢武尚逢卜式。」桐城諸生姚士晉之辭也。然百姓終莫肯輸財佐縣官,而神京淪喪,殆于孟子所謂「委而去之」者,雖多財奚益哉!

洪武十五年七月,堂邑民有掘得黃金者,有司以進于朝。上曰:「民得金,而朕有之,甚無謂也。」命歸之民。天啟初,遼事告急,有議及捐助者,朝論以為教猱升木。而六年十二月,兵部主事詹以晉請靈鷲廢寺所存男畝變價助工。奉旨:「詹以晉垂涎賤價,規奪寺業,可削籍為民,仍令自行修理寺宇,男有變佃為民業者,責令贖還本寺,以為言利錙銖之戒。」以權奄之世,而下有此論,上有此旨,亦三代直道之猶存矣。

○館舍讀孫樵《書褒城驛壁》乃知其有沼、有魚、有舟;讀杜子美《秦州雜詩》,又知其驛之有池、有林,有竹。今之驛舍殆于隷人之垣矣。予見天下州之為唐舊治者,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為唐舊創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制彌陋。此又樵《記》所謂州縣皆驛,而人情之苟且十百于前代矣。

今日所以百事皆廢者,正緣國家取州縣之財,纖毫盡歸之於上,而吏與民交困,遂無以為修舉之資。延陵季子游于晉,曰:「吾入其都,新室惡而故室美,新牆卑而故牆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又不獨人情之苟且也。


  
漢制,官寺鄉亭漏敗,牆垣也壞不治者,不勝任,先自劾。古人所以百廢具舉者以此。

○街道古之王者,于國中之道路,則有條狼氏滌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潔清。于效外之道路,則有野廬氏達之四畿,合方氏達之天下,使之津梁相湊,不得陷絶。而又有遂師以巡其道修,候人以掌其方之道治。至于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則舟車所至,人力所通,無不蕩蕩平平者矣。晉文之霸也,亦曰:「司空以時平易道路。」而道路若塞,川無舟梁,單子以卜陳靈之亡。自天街不正,王路傾危,涂潦遍于效關,污穢鐘于輦轂。《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卷言顧之淋焉出涕。」其斯之謂與?《說苑》:「楚莊王伐陳,舍于有蕭氏。謂路室這人曰:“巷其不善乎,何溝之不浚也?’」以莊王之霸而留意于一巷之溝,此以知其勤民也。

後唐明宗長興元年正月,宗正少卿李延祚奏清止絶車牛,不許于天津橋來往。明制,兩京有街道官,車牛不許入城。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