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悲慘世界 - 112 / 520
文學類 / 雨果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悲慘世界

第112頁 / 共520頁。


沙威看見姆姆,停住了腳,不敢為難。


  
我們記得,沙威的本性,他的氣質,他的一呼一吸都是對權力的尊崇。他是死板的,他不容許反對,也無可通融。在他看來,教會的權力更是高於一切。他是信徒,他在這方面,和在其他任何方面一樣,淺薄而規矩。在他的眼裡,神甫是種沒有缺點的神明,修女是種純潔無疵的生物。他們都是與人世隔絶了的靈魂,好象他們的靈魂與人世之間隔着一堵圍牆,牆上只有一扇唯一的、不說真話便從來不開的門。

他見了姆姆,第一個動作便是向後退。

但是另外還有一種任務束縛他並極力推他前進。他的第二個動作便是停下來,至少他總得冒險問一句話。

這是生平從不說謊的散普麗斯姆姆。沙威知道,因此對她也特別尊敬。

「我的姆姆,」他說,「您是一個人在這屋子裡嗎?」

那可憐的看門婦人嚇得魂不附體,以為事體搞糟了。

姆姆抬起眼睛,回答說:

「是的。」

「既是這樣,」沙威又說,「請您原諒我多話,這是我分內應做的事,今天您沒有看見一個人,一個男人。他逃走了,我們正在找他。那個叫冉阿讓的傢伙,您沒有看見他嗎?」

「沒有。」

她說了假話。一連兩次,一句接着一句,毫不躊躇,直截了當地說著假話,把她自己忘了似的。

「請原諒。」沙威說,他深深行了個禮,退出去了。呵,聖女!您超出凡塵,已有多年,您早已在光明中靠攏了您的貞女姐妹和您的天使弟兄,願您這次的謊話上達天堂。

這姆姆的話,在沙威聽來,是那樣可靠,以至剛吹滅的還在桌上冒煙的這支耐人尋味的蠟燭也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一個鐘頭過後,有個人在樹林和迷霧中大踏步離開了濱海蒙特勒伊向着巴黎走去。這人便是冉阿讓。有兩三個趕車的車伕曾遇到他,看見他背個包袱,穿件布罩衫。那件布罩衫,他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呢?從沒有人知道。而在那工廠的療養室裡,前幾天死了一個老工人,只留下一件布罩衫。也許就是這件。

關於芳汀的最後幾句話。

我們全有一個慈母大地。芳汀歸到這慈母的懷裡去了。

本堂神甫儘量把冉阿讓留下的東西,留下給窮人,他自以為做得得當,也許真是得當的。況且,這件事牽涉到誰呢?牽涉到一個苦役犯和一個娼婦。因此他簡化了芳汀的殯葬,極力削減費用,把她送進了義塚。

於是芳汀被葬在墳場中那塊屬於大家而不屬於任何私人、並使窮人千古埋沒的公土裡。幸而上帝知道到什麼地方去尋找她的靈魂。他們把芳汀隱在遍地遺骸的亂骨堆中,她被拋到公眾的泥坑裡去了。她的墳正象她的床一樣。

第二部珂賽特

第一卷滑鐵盧

一從尼維爾來時所見

去年(一八六一),在五月間一個晴朗的早晨,有一個行人,本故事的敘述者,到了尼維爾①,並向拉羽泊走去。他步行。他沿著山岡上兩行樹木中間的一條鋪了路面的大道前進。那大道隨着連綿不斷的山岡,一起一伏,猶如巨浪。他已經走過了裡洛和伊薩克林。向西望去,他可以辨出布蘭拉勒②的那座形如覆盆的青石鐘樓。他剛剛走過一處高地上的樹林,看見有一根蛀孔纍纍的木柱,立在一條橫路的轉角處,那柱子上面寫着「第四柵欄舊址」;旁邊,有一家飲料店,店面牆上的招牌寫着「艾俠波四風特等咖啡館」。

①尼維爾(Nivelles),比利時城市,在布魯塞爾和滑鐵盧的西南面,距布魯塞爾三十多公里。

②布蘭拉勒(BraineClAAlleud),地名,在滑鐵盧和尼維爾之間。


  

從那咖啡館再往前走八分之一法裡,他便到了一個小山谷的底里,谷底有一條溪流,流過路下的涵洞。疏朗翠綠的樹叢,散佈在路旁山谷裡對一切權力,建立個人絶對自由的無政府社會。主要著作有,在路的另一面,樹叢散亂有致地展向布蘭拉勒。

路的右邊,有一家小客店,門前擺着一輛四輪小車、一大捆蛇麻草和一個鐵犁,青樹籬邊,有一堆乾芻,在一個方坑裡,石灰正冒着氣,一張梯子臥倒在一個用麥稈作隔牆的破棚子的牆邊。田裡有個大姑娘在鋤草,一大張黃色廣告,也許是什麼雜技團巡迴演出的海報,在田邊迎風飄動。在那客店的牆角外面,有一群鴨子在淺沼裡遊行,一條路麵舖得很壞的小道沿著那淺沼伸入叢莽。那行人向叢莽中走去。

他走上百來步,到了一道十五世紀的牆腳邊,牆上有用花磚砌的山字形尖頂,沿牆過去,便看見一扇拱形石庫大門,一字門楣,配上兩個圓形浮雕,具有路易十四時代的渾厚風格。大門的上方便是那房屋的正面,氣象莊嚴,一道和房屋正面垂直的牆緊靠在大門旁邊,構成一個生硬的直角。門前草地上,倒着三把釘耙,五月的野花在耙齒間隨意開着。大門是關着的。雙合門扇已經破爛,一個舊門錘也生了銹。

日光和煦宜人,樹枝在作五月間那種輕柔的顫動,彷彿來自枝上的鳥巢,而不是由於風力。一隻可愛的小鳥,也許是懷春吧本體與現象德國哲學家康德用語。本體指「自在之物」。,在一株大樹上盡情啼唱。

過客彎下腰去細察門左石腳上的一個圓渦,圓渦頗大,好象是個圓球體的模子。正在這時,那雙合門搧開了,走出來一個村姑。

她望着過路客人,看見了他正在細看的東西。

「這是一顆法國炮彈打的。」她向他說。

隨後她又接著說:

「稍高一點,在這大門的上面,那顆釘子旁邊,您看見的是一個大銃打的窟窿。銃子並沒有把木板打穿。」

「這叫什麼地方?」過客問道。

「烏古蒙。」村姑說。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