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唐書 上 - 219 / 455
歷史類 / 劉昫 / 本書目錄
  

舊唐書 上

第219頁 / 共455頁。

 大小:

 第219頁

朗讀:

儀鳳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韋萬石奏曰:「據《貞觀禮》,郊享日文舞奏《豫和》、《順和》、《永和》等樂,其舞人著委貌冠服,並手執籥翟。其武舞奏《凱安》 ,其舞人並著平冕,手執干戚。奉麟德二年十月敕,文舞改用《功成慶善樂》,武舞改用《神功破陣樂》,並改器服等。自奉敕以來,為《慶善樂》不可降神,《神功破陣樂》未入雅樂,雖改用器服,其舞猶依舊,迄今不改。事既不安,恐須別有處分者。」以今月六日錄奏,奉敕:「舊文舞、武舞既不可廢,並器服總宜依舊。若懸作《上元舞》日,仍奏《神功破陣樂》及《功成慶善樂》,並殿庭用舞,並須引出懸外作。其安置舞曲,宜更商量作安穩法。並錄《凱安》六變法象奏聞。」萬石又與刊正官等奏曰:

謹按《凱安舞》是貞觀中所造武舞,準《貞觀禮》及今禮,但郊廟祭享奏武舞之樂即用之。凡有六變:一變象龍興參野,二變象克靖關中,三變象東夏賓服 ,四變象江淮寧謐,五變象獫狁讋伏,六變複位以崇,象兵還振旅。謹按《貞觀禮》,祭享日武舞惟作六變,亦如周之《大武》,六成樂止。按樂有因人而作者,則因人而止。如著成數者,數終即止,不得取行事賒促為樂終早晚,即禮雲三闋、六成、八變、九變是也。今禮奏武舞六成,而數終未止,既非師古,不可依行。其武舞《凱安》,望請依古禮及《貞觀禮》,六成樂止。


  

立部伎內《破陣樂》五十二遍,修入雅樂,只有兩遍,名曰《七德》。立部伎內《慶善樂》七遍,修入雅樂 ,只有一遍,名曰《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今入雅樂,一無所減。每見祭享日三獻已終,《上元舞》猶自未畢,今更加《破陣樂》、《慶善樂》,兼恐酌獻已後,歌舞更長。其雅樂內《破陣樂》、《慶善樂》及《上元舞》三曲,並望修改通融,令長短與禮相稱,冀望久長安穩。《破陣樂》有象武事,《慶善樂》有象文事。按古六代舞,有《雲門》、《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殷之《大濩》,周之《大武》是古之武舞。依古義,先儒相傳,國家以揖讓得天下,則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望請應用二舞日,先奏《神功破陣樂》,次奏《功成慶善樂》。

先奉敕于圓丘、方澤、太廟祠享日,則用《上元》之舞。臣據見行禮,欲于天皇酌獻降複位已後,即作《凱安》,六變樂止。其《神功破陣樂》、《功成慶善樂》、《上元》之舞三曲 ,待修改訖,以次通融作之,即得與舊樂前後不相妨破。若有司攝行事日,亦請據行事通融。

從之。

三年七月,上在九成宮咸亨殿宴集,有韓王元嘉、霍王元軌及南北軍將軍等。樂作,太常少卿韋萬石奏稱:「《破陣樂舞》者,是皇祚發跡所由,宣揚宗祖盛烈,傳之於後,永永無窮。自天皇臨馭四海,寢而不作,既緣聖情感愴,群下無敢關言。臣忝職樂司,廢缺是懼。依禮,祭之日,天子親總干戚以舞先祖之樂,與天下同樂之也,今《破陣樂》久廢,群下無所稱述,將何以發孝思之情?」上矍然改容,俯遂所請,有制令奏樂舞。既畢,上欷歔感咽,涕泗交流,臣下悲淚,莫能仰視。久之,顧謂兩王曰:「不見此樂,垂三十年,乍此觀聽,實深哀感。追思往日,王業艱難勤苦若此,朕今嗣守洪業,可忘武功?古人云:『富貴不與驕奢期,驕奢自至。』朕謂時見此舞,以自誡勖,冀無盈滿之過,非為歡樂奏陳之耳。」侍宴群臣咸呼萬歲。


  
調露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則天禦洛城南樓賜宴,太常奏《六合還淳》之舞。長壽二年正月,則天親享萬象神宮。先是,上自製《神宮大樂》,舞用九百人,至是舞于神宮之庭。景龍二年,皇后上言:「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母妻,並不因夫子封者,請自今遷葬之日,特給鼓吹。宮官亦準此。」侍御史唐紹上諫曰:「竊聞鼓吹之作,本為軍容,昔黃帝涿鹿有功,以為警衛。故鼓曲有《靈夔吼》、《雕鶚爭》、《石墜崖》、《壯士怒》之類。自昔功臣備禮,適得用之。丈夫有四方之功,所以恩加寵錫。假如郊祀天地,誠是重儀,惟有宮懸,本無案架。故知軍樂所備,尚不洽于神祇;鉦鼓之音,豈得接于閨閫。準式,公主王妃已下葬禮,惟有團扇、方扇、彩帷、錦障之色。加至鼓吹,歷代未聞。又準令,五品官婚葬,先無鼓吹,惟京官五品,得借四品鼓吹為儀。令特給五品已上母妻,五品官則不當給限。便是班秩本因夫子,儀飾乃復過之,事非倫次,難為定製,參詳義理,不可常行。請停前敕,各依常典。」上不納。延載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制《越古長年樂》一曲。

玄宗在位多年,善音樂,若宴設酺會,即禦勤政樓。先一日,金吾引駕仗北衙四軍甲士,未明陳仗,衛尉張設,光祿造食。候明,百僚朝,侍中進中嚴外辦,中官素扇,天子開簾受朝。禮畢,又素扇垂簾,百僚常參供奉官、貴戚、二王后、諸蕃酋長,謝食就坐。太常大鼓,藻繪如錦,樂工齊擊,聲震城闕。太常卿引雅樂,每色數十人,自南魚貫而進,列于樓下。鼓笛鷄婁,充庭考擊。太常樂立部伎、坐部伎依點鼓舞,間以胡夷之伎。日旰,即內閒廄引蹀馬三十匹,為《傾杯樂曲》,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抃轉如飛。又令宮女數百人自帷出擊雷鼓,為《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雖太常積習,皆不如其妙也。若《聖壽樂》,則回身換衣,作字如畫。又五坊使引大象入場,或拜或舞,動容鼓振,中于音律,竟日而退。玄宗又于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音響齊發,有一聲誤,玄宗必覺而正之。號為皇帝弟子,又云梨園弟子,以置院近於禁苑之梨園。太常又有別教院,教供奉新曲。太常每凌晨,鼓笛亂髮于太樂署。別教院廩食常千人,宮中居宜春院。玄宗又制新曲四十餘,又新制樂譜。每初年望夜,又禦勤政樓,觀燈作樂,貴臣戚裡,借看樓觀望。夜闌,太常樂府縣散樂畢,即遣宮女于樓前縛架出眺,歌舞以娛之。若繩戲竿木,詭異巧妙,固無其比。天寶十五載,玄宗西幸,祿山遣其逆黨載京師樂器樂伎衣盡入洛城。尋而肅宗克複兩京,將行大體,禮物盡闕。命禮儀使太常少卿于休烈使屬吏與東京留台領,赴于朝廷。詔給錢,使休烈造伎衣及大舞等服,於是樂工二舞始備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