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97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中國文學史

第97頁 / 共471頁。

,詩人大呼「明明天上鑒,為惡不可履」,用《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神話傳說指出「肆威暴」的人,必然會遭到悲慘的結局。在《詠荊軻》一詩中,詩人熱情地歌頌不惜犧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壯士荊軻說:「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讀山海經》經十首還歌頌了精衛和刑天雖死不屈的精神: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威,猛志故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這無疑是詩人不屈的意志的表現。「猛志故常在」,說明詩人心中永遠燃燒着一股不熄的火。上述這「金剛怒目式」的一面是詩人性格和創作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除此以外,從《擬古》的「少時垃且厲,撫劍獨行遊。誰雲行遊近‧張掖至幽州」和他聽見關中收復以後在《贈羊長史》詩中寫的「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等詩句,我們還可以看到他關懷收復中原的愛國熱情。

詩人較晚時期所寫的《桃花源詩並記》標誌了詩人思想發展的高度。詩人在這裡提出了「桃花源」的社會思想。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呢‧這裡的生活是富裕、和樂而安寧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鷄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人人參加勞動:「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勞動所得也全歸自己所有,沒有封建的剝削:「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詩人指出這是一個「與外人間隔」的「絶境」,是桃花源中人們的先世為逃避贏秦暴政而開闢起來的一個新世界。他們「不知有漢」,更「無論魏晉」,這實際表明是一個與秦漢魏晉等封建主義社會相對立的理想世界。

陶淵明不滿黑暗的現實,很早就追求理想的社會。但由於生活經歷的限制,那時他還只能從傳說中的古代尋求理想社會的圖案,他在詩中流露「黃唐莫逮」的慨嘆。這樣,他的社會理想不能不是朦朧抽象而又具有濃厚的復古主義傾向的。可是經過田園生活實踐之後所提出的桃花源理想便大大不同了。隨着他的思想的發展,對勞動認識的提高,對封建社會認識的加深,提出了上述一些具體的生活原則。這是詩人田園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產者對造成戰亂和貧困的封建社會所提出的抗議,它反映了廣大農民希望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強烈的願望。它雖然仍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卻啟發人們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鼓舞人們反抗不合理現實的鬥爭。

陶淵明的消極思想在他的詩歌中也不時流露。「窮通靡所虛,憔悴由化遷」,表現了他的委運乘化、樂天知命的消極的人生觀。「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顯然是一種及時行樂和虛無幻滅的思想。「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也流露了頽唐情緒。

陶淵明的詩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他的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這是和他的詩歌內容以及表現上的特點分不開的。他的詩的主要內容是平淡的田園風光,農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處于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而又是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寫出來,使人感到真好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如《讀山海經》第一首: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完全是白描的手法,語言十分平淡,使人讀來毫不吃力,只覺得接觸到一片生活情景,而這些情景、生活,以及詩人的志趣和心情,無一不是詩人真實的感受,所以寫來十分親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