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鮑叔、寧戚、隰朋仁德明智而且不被矇蔽,所以能夠扶助管仲,而他們享有的名聲財利幸福俸祿也和管仲相等。召公、呂望仁德明智而且不被矇蔽,所以能夠扶助周公,而他們享有的名聲財利幸福俸祿也和周公相等。古書上說:「能識別賢人叫做明智,能輔助賢人叫做賢能。努力識別賢人、儘力輔助賢人,他的幸福一定長久。」說的就是這個。這就是不被矇蔽的幸福啊。
第
329講:
21.
5昔賓孟之蔽者(
1),亂家是也(
2)。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3),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
4),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賢(
5),申子蔽于勢而不知知(
6),惠子蔽于辭而不知實(
7),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8)。故由用謂之道(
9),盡利矣;由俗謂之道(
10),盡嗛矣(
11);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
12),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曲知之人,觀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
13),內以自亂(
14),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禍也。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
15)。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不蔽于成積也。故德與周公齊,名與三王並(
16),此不蔽之福也。
【註釋】
(
1)賓:客。孟:通「萌」、「氓」,民。賓孟:外來之民,指往來于各諸侯國之間的游士。(
2)
家:即「百家爭鳴」之「家」,指學派。參見
21.
1。(
3)墨子:見
6.
4注(
4)。文:文飾,指文辭的修
飾。《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
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故其言多不辯。”所以此文說墨子只知實用而不懂文飾。有人把
「文」解為反映貴賤等級的禮儀制度,也通。(
4)欲:指少欲。得:貪得。參見
17.
15注(
5)。(
5)見
17.
15注(
2)。(
6)申子:即申不害,戰國中期鄭國京邑(今河南滎陽縣東南)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曾任韓昭侯的宰相。後一「知」字通「智」。(
7)惠子:即惠施,見
3.
1注(
8)。辭:說辭,指不切實
用的事理分析與邏輯推理。(
8)莊子:即莊周,戰國中期宋國人,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認為人在自
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只能順乎自然,無所作為。(
9)此句針對墨子而言。由:從。之:相當於「其」。
(
10)俗:通「欲」。(
11)嗛(qi •
8竊):通「慊」(qi •
8竊),滿足,指慾望少而知足。(
12)具:陳述。
這裡用作名詞,指說法。(
13)飾:通「飭」,整治,指研究。(
14)內:指學派內部。以:因為。自亂:
即上文所說的「亂家」。(
15)學亂術:意謂孔子無常師而無處不學(見《論語·子張》),是個集大
成者(見《孟子·萬章下》)。為(w •
8i • 衛):幫助,替代。(
16)三王:三代開國之王,即夏禹、商
湯、周文王、武王。
【譯文】
從前游士中有被矇蔽的,搞亂學派的學者就是。墨子矇蔽于只重實用而不知文飾,宋子矇蔽于只見人有寡慾的一面而不知人有貪得的一面,慎子矇蔽于只求法治而不知任用賢人,申子矇蔽于只知權勢的作用而不知才智的作用,惠子矇蔽于只務名辯而不知實際,莊子矇蔽于只知自然的作用而不知人的力量。所以,從實用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功利了;從慾望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滿足了;從法治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法律條文了;從權勢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權勢的便利了;從名辯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些不切實際的理論了;從自然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些因循依順了。這幾種說法,都是道的一個方面。道,本體經久不變而又能窮盡所有的變化,一個角度是不能夠用來概括它的。一知半解的人,只看到道的一個方面而沒有能夠真正認識它,所以把這一個方面當作為完整的道而研究它,於是內擾亂了自己學派的思想,外迷惑了別人,上被臣民所矇蔽,下被君主所矇蔽,這就是矇蔽的禍害啊。
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矇蔽,所以多方學習,集其大成而足以用來輔助古代聖王的政治原則。只有孔子這一派掌握了周備全面的道,推崇並運用它,而不被成見舊習所矇蔽。所以他的德行與周公相等同,名聲和三代開國之王相併列,這就是不被矇蔽的幸福啊。
第
330講:
21.
6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慾、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
1)。是故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
2)。
【註釋】
(
1)縣:同「懸」,掛。衡:秤,指標準。縣衡:掛秤,指用一定的標準進行權衡。(
2)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