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荀子註譯 - 176 / 254
中國哲學類 / 荀子 / 本書目錄
  

荀子註譯

第176頁 / 共254頁。

 大小:

 第176頁

朗讀:

懸的裝飾品。縣于赤旆:據《史記》,商紂赴火而死,周武王斬下紂頭,懸之白旗。與此文略異。(6)

成湯:見412注(12)。鑒:《集解》作「監」,據宋浙本改。鑒:借鑒,吸取教訓。(7)主:主宰。


  

主其心:有主見地支配自己的思想,指獨自拿定主意而不被奸臣所迷惑。(8)伊尹:見55注(9)。(9)

有:通「囿」。九有:即九州。古代把九州又稱之為九囿。(10)文王:見54注(2)。鑒:《集解》作

「監」,據世德堂本改。(11)呂望:見1119注(9)。(12)備:齊備,引申為完美、美好。(13)以下詩

句不見于今本《詩經》,是失傳之詩。(14)鳳凰:傳說中的吉祥之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它們的

到來,是祥和的象徵。秋秋:與「蹌蹌」同義,騰躍飛舞的樣子。

【譯文】

從前君主中有被矇蔽的,夏桀、商紂就是。夏桀被末喜、斯觀所矇蔽而不賞識關龍逢,因而使自己思想惑亂而行為荒唐;商紂被妲己、飛廉所矇蔽而不賞識微子啟,因而使自己思想惑亂而行為荒唐。所以,群臣都拋棄了對 他們的忠心而去謀求私利,百姓都怨恨責怪他們而不為他們效勞,賢能優秀的人才都辭官在家而隱居避世,這就是他們喪失九州的土地而使建有宗廟的國都成為廢墟的原因。夏桀死在鬲山,商紂的頭被懸掛在紅色的旗幟飄帶上,他們自己不能預先知道自己的過錯,而別人又沒有誰勸阻他們,這就是矇蔽的禍害啊。

商湯以夏桀為前車之鑒,所以拿定主意而謹慎地治理國家,因此能夠長期地任用伊尹而本身又不背離正確的治國原則,這就是他取代夏桀而得到九州的原因。周文王吸取了商紂王的教訓,所以拿定主意而謹慎地治理國家,因此能夠長期地任用呂望而本身又不背離正確的治國原則,這就是他取代商紂王而得到九州的原因。遠方的國家無不送上自己的珍貴物品,所以他們的眼睛能觀賞所有的美色,耳朵能聽到各種各樣的美妙音樂,嘴巴能吃上所有的山珍海味,身居各種豪華的宮殿,名字上被加上各種美好的稱號;活着的時候天下人都歌功頌德,死了以後天下人都痛哭流涕,這叫做極其昌盛偉大。《詩》云:「鳳凰翩翩起舞飛翔,它的翅膀像盾牌一樣,它的鳴聲像洞簫悠揚。又有鳳來又有凰,使王心中喜洋洋。」這就是不被矇蔽的幸福啊。

328講:

214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齊是也。唐鞅蔽于欲權而逐載子(1),奚齊蔽于欲國而罪申生(2)。唐鞅戮于宋,奚齊戮于晉。逐賢相而罪孝兄,身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禍也。故以貪鄙背叛爭權而不危辱滅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之也。

鮑叔、寧戚、隰朋仁知且不蔽(3),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4)。召公、呂望仁知且不蔽(5),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祿與周公齊(6)。傳曰:「知賢之謂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強之,其福必長。」此之謂也。此不蔽之福也。

【註釋】

(1)唐鞅:戰國時宋康王(參見111注(3))的臣子,後被宋康王所殺。載子:當作「戴子」,

指戴驩(hu • 1 n • 歡),他曾任宋國太宰(相當於別國的相),後來被唐鞅驅逐而逃往齊國。(2)奚齊:

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的兒子。申生:晉獻公的太子,奚齊的異母兄。驪姬為了使奚齊繼承君位,就在晉

獻公面前說申生的壞話,晉獻公聽信了她的話,迫使申生自殺。後來獻公改立奚齊為繼承人。獻公一


  

死,奚齊就被晉國大夫裡克所殺。(3)鮑叔、寧戚、隰朋:都是齊桓公的大臣。鮑叔名牙,曾奉公子小

白出奔莒。後來小白即為齊桓公,任命他為宰相,他辭謝而推薦管仲,所以以知人著稱。隰朋是齊莊

公的曾孫,是戴仲的兒子。知:通「智」。(4)管仲:見72注(2)。(5)召(sh • 4o • 邵)公:又作“邵

公”,姓姬,名奭(sh • @市),因其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西南),所以稱召公。(6)周公:見54

(3)。

【譯文】

從前臣子中有被矇蔽的,唐秧、奚齊就是。唐鞅矇蔽于追求權勢而驅逐了戴驩,奚齊矇蔽于爭奪政權而加罪于申生。結果唐鞅在宋國被殺,奚齊在晉國被殺。唐鞅驅逐有德才的國相而奚齊加罪于孝順的兄長,結果自己被殺了,然而仍不明白為什麼,這就是矇蔽的禍害啊。所以,因為貪婪鄙陋而違背正道爭權奪利卻又不遭到危險屈辱滅亡的,從古到今,還不曾有過。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