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回覆他說:“凡是議論,一定要樹立一個最高的準則才行,沒有一個最高準則,那麼是非就不能區分而爭辯也無法解決。我過去聽到的話說:『天下最大最高的準則,判斷是非的界線,分掌職務、名物制度的起源,就是古代聖王的制度。』所以,凡是發言立論或約定事物的名稱,它們的是非標準都要以聖王作為榜樣;而聖王的道德原則,是看重光榮恥辱的。這光榮恥辱各有兩個方面,有道義方面的光榮,有勢位方面的光榮,有道義方面的恥辱,有勢位方面的恥辱,志向美好,德行淳厚,智慮精明,這是從內心產生出來的光榮,這叫做道義方面的光榮。爵位尊貴,貢品俸祿優厚,權勢地位優越,高一點的做了天子諸侯,低一點的做了卿相士大夫,這是從外部得到的光榮,這叫做勢位方面的光榮。行為放蕩、醜惡,違犯道義、擾亂倫理,驕橫凶暴、唯利是圖,這是從內心產生出來的恥辱,這叫做道義方面的恥辱。受人責罵侮辱、被揪住頭髮挨打,受杖刑被鞭打、受臏刑被剔去膝蓋骨,被砍頭斷手、五馬分屍並棄市,被五花大綁、被反綁吊起,這是從外部得到的恥辱,這叫做勢位方面的恥辱。這些就是光榮恥辱的兩個方面。所以君子可能有勢位方面的恥辱而不可能有道義方面的恥辱,小人可能有勢位方面的光榮卻不可能有道義方面的光榮。有勢位方面的恥辱不妨礙他成為堯,有勢位方面的光榮不妨礙他成為桀。道義方面的光榮、勢位方面的光榮,只有君子才能同時擁有它們;道義方面的恥辱、勢位方面的恥辱,只有小人才會同時佔有它們。這就是光榮和恥辱方面的道理。聖王把它當作法度,士大夫把它當作原則,一般官吏把它當作守則,老百姓根據它形成習俗,這是千秋萬代也不會改變的。
「現在宋先生卻不是這樣,他獨自用委曲容忍來整飭自己,想一個早晨改變歷來的道德原則,他的學說一定行不通。拿它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用捏成團的泥巴去填塞江海,讓三尺長的矮人去馱泰山,跌倒在地粉身碎骨也就用不着等待片刻了。諸位中與宋先生相好的,恐怕還不如去制止他,否則,將來恐怕會傷害自己身體的。」
第
289講:
18.
10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為欲多,是過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談說(
1),明其譬稱,將使人知情慾之寡也(
2)。
應之曰:「然則亦以人之情為欲目不欲纂色、耳不欲纂聲、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
3)?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為不欲乎?」
曰:「人之情,欲是已。」
曰:“若是,則說必不行矣。以人之情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
4)。
「古之人為之不然。以人之情為欲多而不欲寡,故賞以富厚(
5),而罰以殺損也(
6),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賢祿天下(
7),次賢祿一國,下賢祿田邑,願慤之民完衣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為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則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賞而以人之所欲者罰邪?亂莫大焉。今子宋子嚴然而好說(
8),聚人徒,立師學,成文曲(
9),然而說不免于以至治為至亂也,豈不過甚矣哉?」
【註釋】
(
1)辨:通「辯」,動聽有理,此用作使動詞。(
2)情慾之寡:當作「情之慾寡」。(
3)第一個「欲」
是衍文。綦:見
11.
11注(
2)。臭:見
11.
11注(
3)。(
4)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
5)厚:財富。(
6)
殺(sh •
4i • 曬):減少。(
7)上賢:指三公,見
12.
6。一說指天子。(
8)嚴然:同「儼然」,莊重的樣子。
(
9)曲:樂章,指韻文。宋子的文章,《漢書·藝文志》把它歸入小說家,其中可能有韻文。文曲:泛
指文章。
【譯文】
宋鈃先生說:「人的本性,要得很少,但現在的人卻都認為自己的本性是想要很多,這是錯誤的。」所以他率領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論學說說得動聽有理,把他的比喻稱引說得明白清楚,想要使人們懂得人的本性是要求很少。
回覆他說:「這樣的話,那麼先生也認為人的本性是眼睛不想看最美麗的顏色、耳朵不想聽最悅耳的音樂、嘴巴不想吃最好的美味佳餚、鼻子不想聞最好的氣味、身體不想追求最大的安逸?這五種極好的享受,先生也認為人們的本性是不想要的嗎?」
他說:「人的本性,是想要這些享受的。」
回覆他說:“如果這樣,那麼先生的說法就一定行不通了。認為人的本性是想要這五種極好的享受而又並不想要很多,拿它打個比方,這就好像認為人的本性是想富貴的但又不要錢財、是喜愛美色的但又討厭西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