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荀子註譯 - 92 / 254
中國哲學類 / 荀子 / 本書目錄
  

荀子註譯

第92頁 / 共254頁。

 大小:

 第92頁

朗讀:

君主的統治原則:治理近處的事而不治理遠方的事,治理明處的事而不治理暗處的事,治理根本性的一件大事而不治理各種各樣的小事。君主能夠治理好近處的事,那麼遠方的事就會因此而得到治理;君主能夠治理好明處的事,那麼暗處的事就會因此而變化;君主能恰當地治理好根本性的一件大事,那麼各種各樣的小事就會因此而得到正確處理:同時治理整個天下,時間綽綽有餘而要治理的事少得不夠做就像這樣,這就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了。既能治理近處的事,又力求治理遠方的事;既能治理明處的事,又力求察見暗處的事;既能恰當地治理好根本性的大事,又力求治理好各種各樣的小事:這是過分的做法,如同達不到一樣,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樹起筆直的木頭而要求它的影子彎曲一樣。不能治理近處的事,又力求治理遠處的事;不能明察明處的事,又力求察見暗處的事;不能恰當地治理好根本性的大事,又力求治理好各種各樣的小事:這是昏亂的做法,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樹起彎曲的木頭而要求它的影子筆直一樣。所以英明的君主喜歡抓住要領,而愚昧的君主喜歡管得周詳。君主喜歡抓住要領,那麼各種事情就能辦得周詳;君主喜歡管得周詳,那麼各種事情就會荒廢。君主,只須選擇一個宰相、公佈一套法制、闡明一個宗旨,用這種手段來全面地統治一切、普遍地洞察一切,從而來坐觀自己的成功。宰相,要選拔安排好各部門的長官,總管各種事情的處理,以此來整頓朝廷上的大臣和各級官吏的職分,衡量他們的功勞,論定對他們的獎賞,年終拿他們的成績功勞呈報給君主,稱職的就留用,不稱職的就罷免。所以當君主的在尋覓賢相時勞累,在使用他以後就安逸了。

203講:


  

1122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湯、武者,循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1),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辯政令制度(2),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3);有非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4),無它故焉,道德誠明,利澤誠厚也。

【註釋】

(1)賞:當作「尚」(參見1511)。以下幾句可參見1016注。(2)辯(b • 4n • 辦):通「辦」,

置辦,搞。(3)「天」、「百姓」三字當為衍文,參見1118注(1)。(4)「不」字是衍文,參見106

1015。一說「愉」通「偷」,「不愉」是不苟且偷生的意思。

【譯文】

治理國家的君主,得到百姓出力種地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拚死作戰的就強大,得到百姓稱讚頌揚的就榮耀。這三種得到的東西都具備,那麼天下人就會歸附他;這三種得到的東西都沒有,那麼天下人就會叛離他。天下人歸附他叫做稱王,天下人叛離他叫做滅亡。商湯、周武王這些人,遵循這條原則,奉行這種道理,興辦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掉天下人的共同禍害,因而天下人都歸附他們。所以,君主提高道德聲譽來引導人民,彰明禮制道義來指導他們,儘力做到忠誠守信來愛護他們,尊崇賢人、任用能人來安排職位,用爵位、服飾、賞賜、表揚去反覆激勵他們,根據時節安排他們的勞動、減 輕他們的負擔來調劑他們,廣泛普遍地庇護他們,撫養他們,就像保護初生的嬰兒一樣。養育人民極其寬厚,使用人民則極其合理。制定政令制度,是用來對待下面的老百姓的;如果它有不合理的地方,即使像毫毛的末端一樣細微,那麼就是對孤兒、孤獨老人、鰥夫、寡婦,也一定不加到他們頭上。所以百姓尊重他就像尊重上帝一樣,親愛他就像親愛父母一樣,為他豁出生命決心犧牲而心甘情願,這沒有其他的緣故,而是因為君主的道德確實賢明,君主的恩澤確實深厚啊。


  
204講:

1123亂世不然。污漫突盜以先之(1),權謀傾覆以示之,俳優、侏儒、婦女之請謁以悖之(2),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3),使民則綦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4),惡之如鬼,日欲司間而相與投藉之(5),去逐之。卒有寇難之事(6),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說無以取之焉。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7),人之所以來我也(8)。」此之謂也。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