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學習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終結?答案是:從學習的科目來說,是從誦讀《書》《詩》等經典開始,到閲讀《禮》為止;從學習的意義來說,是從做一個讀書人開始,到成為聖人為止。誠心積累,長期努力,就能深入,學到老死然後才停止。所以從學習的科目來說,是有盡頭的;但如果從學習的意義來說,那麼學習是片刻也不能丟的。致力於學習,就成為人;放棄學習,就成了禽獸。《尚書》,是政事的記載;《詩》,是和諧的音樂所附麗的篇章;《禮》,是行為規範的要領、具體準則的總綱。所以學到《禮》就到頭了,這可以叫做達到了道德的頂點。《禮》的肅敬而有文飾,《樂》的中正而又和諧,《詩》、《書》的內容淵博,《春秋》的詞意隱微,存在於天地之間的道理都包括在這些典籍中了。
第
9講:
1.
9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
1),布乎四體(
2),形乎動靜;端而言(
3),蠕而動(
4),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
5),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註釋】
(
1)箸:通「著」(zhu • ¥濁),附着。(
2)布:分佈。四體:四肢。(
3)端:通「喘」(參見
13.
9),
微言。(
4)蠕:微動。(
5)則:才。
【譯文】
君子的學習,有益的東西進入耳中,記在心中,貫徹到全身,表現在舉止上;所以他稍微說一句話,稍微動一動,都可以成為別人效法的榜樣。小人的學習,只是從耳中聽進去,從口中說出來。口、耳之間才不過四寸罷了,怎麼能夠靠它來完美七尺長的身軀呢?
第
10講:
1.
10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
1),問一而告二謂之秣(
2)。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響矣(
3)。
【註釋】
(
1)傲:通「躁」(俞樾說)。這兩句批評小人賣弄學問的為人之學。(
2)囋(z •
4n • 贊):嘮叨。
(
3)響:《集解》作「向」,據宋浙本改。響:回聲。
【譯文】
古代的學者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君子的學習,是用它來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學習,只是把學問當作家禽、小牛之類的禮物去討人好評。所以別人沒問就去告訴的叫做急躁,別人問一件事而告訴兩件事的叫做嘮叨。急躁,是不對的;嘮叨,也是不對的;君子回答別人,就像回聲應和原聲一樣。
第
11講:
1.
11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
1),則尊以遍矣(
2),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註釋】
(
1)方:通「仿」,倣傚。第一個「之」訓「而」。(
2)以:而。
【譯文】
學習沒有比接近賢師更便利的了。《禮》、《樂》記載法度而未加詳細解說,《詩》、《書》記載舊事而不切近現實,《春秋》文簡辭約而不易迅速理解。倣傚賢師而學習君子的學說,那就能養成崇高的品德並獲得廣博的知識,也能通曉世事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接近那理想的良師益友更便利的了。
第
12講:
1.
12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
1),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
2),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
3)。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
4),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註釋】
(
1)經:通「徑」。(
2)安:語助詞。特:只。識:瞭解。(
3)經緯:縱橫的道路,南北向的叫經,
東西向的叫緯,這裡指四通八達。蹊(X •
9西)徑:小路,此指途徑。(
4)詘:通「屈」,彎曲。頓:
上下抖動使整齊。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