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7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7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7頁

朗讀:

(1)乃:你,你的。在位:指在位之臣。(參用《尚書易解》說) (2)安:穩。 止:舉止,行為。這裡指處理政務。 (3)輔德:意思是輔佐的大臣有德行。 (4)「清意」句:大意是以清靜之心來對待上帝之命。 (5)其:將。重:重複。用:以。休:美,善。 (6)股肱(g□ng,工)耳目:比喻得力之臣。股,大腿。肱,胳臂由肘至肩的部分。 (7)左右:幫助。有民:民眾。有,有人認為是上古漢語名詞詞頭,無實際意義。 (8)象:指衣服上的圖像。 (9)「日月」二句,意思是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做錦繡服裝。《會注考證》:「南化本『象』下有『以』字。」 十明之:指明確服裝等等。 (11)六律五聲八音:泛指音樂。六律,我國古代的定音方法,用十二根長短不同的律管定出十二個標準音,叫十二律。十二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xi□n,顯)、仲呂、蕤(rui,瑞陽平)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ye,夜)、應鐘。狹義上的律,僅指上列十二律中單數的六個律,即「六律」,為陽律。與之相對的雙數的六個律叫「呂」,即「六呂」,亦稱「六同」為陰律。六律,在這裡泛指古代音樂中的定音方法。五聲,也叫五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即宮、商、角、徵(zh□,止)羽。八音,我國古代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缶(f□u,否)、革、絲、木、匏、竹等八類。 (12)來始滑:此句歷來不可解。《尚書·皋陶謨》作「在(察)治忽(怠慢)。」意思是通過音樂來考察各方政教之治亂。譯文姑據此。(13)「以出入」句:意思是根據音樂來採納或否定各方的意見。出入等於說:「進退」。五言,指五方之言,即五方的意見。(參用《尚書易解》說) (14)辟:邪僻,有過失。 (15)匡拂(bi,必):糾正。拂,通「弼」,與「匡」同義。 (16)謗:指責別人的過失。 (17)四輔臣:又叫「四鄰」,天子周圍的輔佐大臣。《集解》引《尚書大傳》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18)嬖(bi,避)臣:寵臣。 (19)誠:確實,真的。 (20)時:是,如此。 (21)布同善惡:意思把好人壞人全都混同起來。布,《尚書·皋陶謨》作「敷」,是「遍」的意思。毋:同「無」。

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1),毋水行舟,朋淫於家(2),用絕其世(3)。予不能順是。」禹曰:「予(辛壬)娶塗山(4),[辛壬]癸甲(5),生啟予不子(6),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於五千里,州十二師(7),外薄四海(8),鹹建五長(9),各道有功十,苗頑不即功(11),帝其念哉(12)。」帝曰:「道吾德(13),乃女功序之也(14)。」


  

(1)維漫遊是好:等於說「維好慢游」,只喜歡怠惰放蕩。維,通「唯,只。是,助詞,無義。 (2)朋淫:聚眾干淫亂之事。 (3)用:以致,因而。絕其世:意思是丹朱不能繼承堯的帝位。世,父子相繼。 (4)塗山:古部族名。塗山,其地說法不一。一說在漸江紹興西北。《越絕書·記地傳》:「塗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縣五十里。」一說在四川重慶市,俗名真武山。《華陽國志·巴志》:『禹娶於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 (5)辛壬癸甲:古代用天干記日,自辛日至甲日,共四天。這是說只經四天婚期就又去治水了。 (6)子:撫養,哺育。 (7)州十二師:每州用三萬勞力。師,二千五百人。(依《尚書易解》說) (8)薄:迫近。 (9)五長:統率五個諸侯國的首領。《集解》引孔安國曰:「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 十道:領導。 (11)苗:即三苗。 不即功:意思是沒有功績。即,就,成就。 (12)其:表示祈使。念:記著。(13)道吾德:意思是用我的德教來開導。(14)乃:則,那麼,就。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1)。不如言(2),刑從之(3)。舜德大明。

(1)則:傚法,學習。 (2)如:順從,依照。 (3)刑從之:意思是施以刑罰。從,跟隨。

於是夔行樂(1),祖考至(2),群後相讓(3),鳥獸翔舞,《簫韶》九成(4),鳳凰來儀(5),百獸率舞(6),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7):「陟天之命(8),維時維幾(9)。」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十,百工熙哉(11)!」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12):「念哉,率為興事(13),慎乃憲(14),敬哉!」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15),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然,往欽哉(16)!」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17),為山川神主(18)。

(1)行樂:製作樂章。 (2)祖考:祖先,指祖先之靈。 (3)群後:各地諸侯。後,君主,帝王。(4)《簫韶》:相傳為舜之樂名。《集解》引孔安國曰:「備樂九奏而致鳳凰也。」九成:奏九遍。樂曲終止一次叫一成。 (5)來儀:被招來。「來」、「儀」同義。 (6)率:全都。 (7)用此:因此,於是。 (8)陟:登,這裡有遵循的意思。 (9)維時維幾(j□,機):《集解》引孔安國曰:「惟在順時,惟在慎微。」幾,細微的跡象。又《尚書易解》釋此句為「惟 如是則近之矣」,時,是,指下文股肱三句;幾,近,猶今言差不多。 十元首:指天子。 (11)百工:百官,指百官之事。熙:興盛,光大。 (12)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既跪,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而不至地,故稱拜手,也叫「空首」。揚言:高聲說。 (13)率:率領,帶頭兒。 (14)憲:法度。 (15)叢脞(cuo,錯):細碎。 (16)往:往後,以後。欽:恭敬,這裡指敬其職事。 (17)宗:尊奉,尊崇。 (18)神主:指帝王,意思說他能替天地神靈施行號令。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1)。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2)。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3),國號曰夏後,姓姒氏(4)。

(1)嗣:帝位繼承人。 (2)辟:同「避」。 (3)南面:登臨帝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帝王見群臣,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4)姓姒氏:姓:在遠古時代本為氏族(部落)的標記,它標明一個人所出生的氏族,與後世的姓不同。氏是姓的分支。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一,漢代則通謂之姓。這裡的「姓姒氏」就是以姒為姓。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1)。而後舉益,任之政。

(1)或:有的。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1)。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2),天下未洽(3)。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

(1)屬(zh□,囑)意焉:傾注心意於他,就是心歸向於他的意思。 (2)日淺:時間不長。 (3)洽:融洽,和諧。這裡有順服的意思。

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1),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2),乃召六卿申之(3)。啟曰:「嗟!六事之人(4),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5),怠棄三正(6),天用剿絕其命(7)。今予維共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8),右不攻於右(9),女不共命十。御非其馬之政(11),女不共命。用命,賞於祖(12);不用命,僇於社(13),予則帑僇女(14)。」遂滅有扈氏。天下鹹朝。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