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440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440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440頁

朗讀:

蕭蕭的夜雨。蕭蕭夜雨襲來,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從夢中醒來,卻是在異鄉夜裡。燈光搖曳中,誰能和我共話?心緒的悲涼令人淒然。

「張緒」,指詞人以南齊張緒自況。以此比擬自己青年時的風度。但是而今的張緒也不像亡國前那樣「風流可愛」,卻是已衰落的蒲柳。「歸何暮!遲暮之年還不能回鄉呢?」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


  

勾起作者無端心事。西湖斷橋邊的鷗鷺已零落過半,卻是舊侶凋殘,前盟難踐。

隨之一轉「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卻是「西州淚」取不忍重經舊地之意。張炎的亡國破家之痛,遠過羊曇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門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張炎自己的家。據記載,張炎家世顯耀,祖父時家境顯赫。

但元兵入臨安後,祖父被殺家產被沒。張炎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創痛。家國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詩句,寫道:“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這是張炎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在抒發亡國之悲時,運用了較為深刻和曲折的筆法。用典貼切、想象豐富、含蓄深厚,風格轉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國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內外。

●滿庭芳·小春  張炎

睛皎霜花,曉融冰羽,開簾覺道寒輕。

誤聞啼鳥,生意又園林。

閒了淒涼賦筆,便而今、懶聽秋聲。

消凝處,一枝借暖,終是未多情。

陽和能幾許?

尋紅探粉,也恁炊人。

笑鄰娃痴小,料理護花鈴。

卻怕驚回睡蝶,恐和他、草夢都醒。

還知否,能消幾日,風雪灞橋深?

張炎詞作鑒賞

1315年(元紅宗廷祐二年),元朝入主南宋故土已住幾十年。為了取得漢人士族的支持,決定重開科舉。一些漢族青年,歡欣鼓舞。但張炎對此看待很清楚,借題發揮,揭開元朝統治的真實目的。

「小春」即「十月小陽春」。因十月天氣和暖如春,故名。恰值秋冬過渡之際,江南出現一種「返春」現象。但隨即冷氣南侵,蕭條的冬天會很快來臨。

「睛皎霜花,曉融冰羽,開簾覺道寒輕」,寫天氣轉暖。人們捲簾開窗,地上一片皎白。旭日東昇後,冰霜被陽光掃盡,也帶走了絲寒意。以詞人飽經風霜的老眼看來,「寒輕」的感覺只是一種騙人的假象而已,因而隨即落筆為「誤聞啼鳥,生意又園林」。

這體現在他所冠的一個「誤」字上。這裡並非講大家的感覺有誤,而是說這些啼鳥有「誤」。啼鳥越歡暢,以為春日來臨。越發讓人感到其無知之極。

這裡透露出張炎對待元朝重開科舉所持的態度。

「閒了淒涼賦筆,便而今、懶聽秋聲。」既然天氣暫時回暖,不必再做《秋聲賦》,可以躲進一邊作短暫的休憩。詞情「頓挫」之處,它重新振起作了一點「休整」。繼而「消凝處、一枝借暖,終是未多情。

」「消凝」是「消魂凝魄」表明一種感懷的精神狀態。園中偶爾開放的一兩朵花,不過是一種「借暖」而已,因此詞人「未多情」。

「陽和能幾許?詞情發生極大的轉折,在此憑空一轉。這一句」換頭「,筆力警峭空靈,起到了」轉接「作用。」陽和「典出《史記。秦始皇本紀》:」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這裡用它來比擬皇家的恩澤。

」陽和能幾許「,暗示了元朝廷的」恩澤「只是騙人之舉。那輩稚嫩的孩童們是不可能理解的,他們紛紛出動,尋紅探粉,也恁炊人。笑鄰娃痴小,料理護花鈴。」「笑」字,表示他感到可笑,然而,幼童的無知還不足令人擔心。

「卻怕驚回睡蝶,恐和他、草夢都醒。」使之憂慮的是:隱居蟄伏着的「遺民」可千萬不能去上當呀。

「還知否,能消幾日,風雪灞橋深?」這是詞人發出的警告。足以提起人們的警惕和深思。小春之後又將是北風猛吹、灞橋雪深的惡劣天氣了。「陽和」和「春意」又能何處尋呢!

這是一篇描寫「小春」時序風光的一首詠物佳作。「小春」天氣,冷暖不定。在寫景方面,如太陽的融冰化霜,小鳥之啼鳴,孩童尋幽探勝,以及將醒睡蝶之神態,極為傳神。作者在詠其物的同時,又給出了其生動的形象。

借氣候之多變,喻指政治氣候之變化無端。以寫物之話語實言其志也。

●解連環·孤雁  張炎

楚江空晚。


  
悵離群萬裡,恍然驚散。

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

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

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

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

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張炎詞作鑒賞

《解連環。孤雁》是一篇著名的詠物詞。它構思巧妙,體物較為細膩。在寫其外相的同時,又寄寓了深微的含意。

這首詞可以透視出張炎詞深厚的藝術功力。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裡,恍然驚散。」以困頓惆悵的情懷起筆,伴孤雁一起飛來。用孤雁寫自身。

楚江,指湖南地方。衡陽有回雁峰,又雁多經瀟湘。瀟湘、衡陽皆楚地。「孤」字,點出只雁離群萬裡。

這三句寫出了孤雁之遭際,使人意識到了作者心緒之淒慘。南宋末年,國勢垂危,生於此時的詞人,對於時局自己深感無能為力,不勝憂憤,只好借物抒懷以寄託一腔幽怨。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