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10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儒學案

第110頁 / 共462頁。

人心生意流行而變化無方。所謂意也,忽焉而紛紜者意之動,忽焉而專一者意之靜,靜非無意而動非始有。蓋紛紜專一,相形而互異。所謂易也,寂然者,言其體之不動於欲,感通者,言其用之不礙於私,體用一原,顯微無間。

非時寂時感,而有未感以前,別有未發之時。蓋雖諸念悉泯,而兢業中存,即懼意也,即發也。雖憂患不作,而怡靜自如,即樂意也,即發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蓋即喜怒哀樂之發,而指其有未發者,猶之曰「視聽之未發謂之聰明」,聰明豈與視聽為對而各一其時乎?聖人之情,順萬事而無情,而常有意,而常無意也。


  

常有意者,變化無方,而流行不息,故無始。常無意者,流行變化,而未嘗遲留重滯,故無所。(《答王堣齋》)

夫人神發為知,五性感動而萬事出。物也者,視、聽、言、動、喜、怒、哀、樂之類,身之所有,知之所出者也。視聽、喜怒之類,有禮有非禮,有中節有不中節。苟密察其心之不可欺者,則莫不自知之。

故知也者,事物之則,有條有理,無過不及者也。物出於知,知在於物,故致知之功,亦惟在於格物而已。夫隱顯動靜,通貫一理,特所從名言之異耳。故中也,和也,中節也,其名則二,其實一獨知也。

故是是非非者,獨知感應之節,為天下之達道。其知則所謂貞靜隱微,未發之中,天下之大本也。就是是非非之知而言,其至費而隱,無少偏倚,故謂之未發之中。就知之是是非非而言,其至微而顯,無少乖戾,故謂之中節之和。

非離乎動靜顯見,別有貞靜隱微之體,不可以知是知非言者也。

程子謂:「言和則中在其中,言中則涵喜怒哀樂在其中。」答蘇季明之問,謂:「知即是已發,已發但可謂之和,不可謂之中。」又謂:「既有知覺,卻是動,怎生言靜者?」蓋為季明欲求中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二之矣,故反其詞以詰之,使驗諸其心,未有絶無知覺之時,則無時不發,無時不發,則安得有所謂未發之前?而已發又不可謂之中,則中之為道,與所謂未發者,斷可識矣,又安得前乎未發,而求其所謂中者也?既而季明自悟其旨曰:「莫是於動上求靜否?」程子始是其說而猶未深然之,恐其端倪微差,而毫釐之間,猶未免於二之也。

來教云:「虛靈是體,知覺是用,必虛而後靈。無慾則靜虛,靜虛則明。無事則虛,虛則明。此是周、程正法眼藏,可容以所知所覺混能知能覺耶?夫知覺一而已,欲動而知覺始失其虛靈,虛靈有時失而知覺未嘗無,似不可混而一之。

然未有無知覺之虛靈,苟不虛不靈,亦未足以言覺,故不可岐而二之。然亦為後儒有此四字而為之分疏」雲爾。若求其實,則知之一字足矣,不必言虛與靈,而虛靈在其中。虛之一字足矣,不必言靈言知,而靈與知在其中。

蓋心惟一知,知惟一念,一念之知,徹首徹尾,常動常靜,本無內外,本無彼此。

來教以「能知覺為良,則格物自是功效;以所知覺為良,是宜以格物為功夫。」恐未然也。夫知以事為體,事以知為則,事不能皆循其知,則知不能皆極其至,故致知在格物,格物以致知,然後為全功。後世以格物為功者,既入於揣摩義襲,而不知有致知之物;以致知為功者,又近於圓覺真空,而不知有格物之知,去道愈遠矣。

(以上《寄雙江》)

夫心知覺運動而已,事者知覺之運動,照者運動之知覺,無內外動靜而渾然一體者也。《答王新甫》)

夫身必有心,心必有意,意必有知,知必有事。若有無事之時,則亦當有無心、無意、無知之時耶?身心意知,物未始須臾無,則格致誠正之功,亦不可須臾離,又焉有未感之前,又焉有還須用功之疑耶?(《答陳履旋》)


  
格物致知,後世學者以知識為知,以凡有聲色象貌於天地間者為物,失卻《大學》本旨。先師謂:「知是獨知,致知是不欺其獨知;物是身心上意之所用之事,如視聽言動,喜怒哀樂之類。《詩》所謂『有物有則』,《孟子》『萬物皆備於我』是也。」格物是就視聽喜怒諸事慎其獨知而格之,循其本然之則,以自慊其知。

(《答馮守》)

立心之始,不見有時之順逆,事之繁簡,地之險易,人之難處易處,惟見吾心是非善惡,從之如不及,去之如探湯者,方為格物。苟分別種種順逆難易,如彼如此,則既有所擇取,而順逆難易之心為之主矣。順逆難易之心為之主,則雖有時主宰不亂,精神凝定,猶不足謂之格物。何者?從其好順惡逆之心也。

而況遇逆,且難支吾牽強,意興沮撓,尚何格物之可言乎?

良知無方無體,變動不居,故有昨以為是,而今覺其非;有己以為是,而因人覺其為非;亦有自見未當,必考證講求而後停妥。皆良知自然如此,故致知亦當如此。然一念良知,徹頭徹尾,本無今昨、人己、內外之分也。(以上《答沈思畏》)

道塞乎天地之間,所謂「陰陽不測之神」也。神凝而成形,神發而為知,知感動而萬物出焉。萬物出於知,故曰:「皆備於我」;而知又萬事之取正焉者,故曰:「有物有則。」知也者,神之所為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