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09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儒學案

第109頁 / 共462頁。

良字之義,正孟子性善之旨,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纔說性時便有知覺運動。性非知則無以為體,知非良則無以見性,性本善非有外鑠,故知本良不待安排。曰「不慮而知」者其良知,猶之曰「不待安排」者其良心,擴而充之,以達之天下,則仁義不可勝用,《楞伽》之真識,宜不得比而同之矣。

謂有物必有則,故學必先於格物。今以良知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於事物,則道理全是人安排出,事物無復有本然之則矣。某竊意有耳目則有聰明之德,有父子則有慈孝之心,所謂良知也,天然自有之則也。視聽而不以私意蔽其聰明,是謂致良知於耳目之間;父子而不以私意奪其慈孝,是謂致良知於父子之間,是乃循其天然之則,所謂格物致知也。


  

舍此則無所據,而不免於安排佈置,遠人以為道矣。(以上《辨整菴困知記》)

意與知有辨。意者,心之意念;良知者,心之明覺。意有妄意,有私意,有意見,所謂幾善惡者也;良知不睹不聞,莫見莫顯,純粹無疵,所謂誠無為者也。學者但從意念認取,未免善惡混淆,浸淫失真;誠知所謂良知,而致之毋自欺而求自慊,則真妄公私,昭昭不昧,何至於誤意認見,任意所適也哉!(《答徐少湖》)

良知上用功,則動靜自一。若動靜上用功,則見良知為二,不能合一矣。

格致、誠正即是養。孟子言養氣,亦只在慊於心上用功,慊於心,即是致良知。後世所謂養,卻只守得箇虛靜,習得箇從容,興聖賢作用處,天懸地隔。(以上《答問》)

良知乃本心之真誠惻怛,人為私意所雜,不能唸唸皆此真誠惻怛,故須用致知之功。致知雲者,去其私意之雜,使唸唸皆真誠惻怛,而無有虧欠耳。孟子言孩提知愛知敬,亦是指本心真誠惻怛、自然發見者,使人達此,於天下唸唸真誠惻怛,即是唸唸致其良知矣。故某嘗言一切應物處事,只要是良知。

蓋一念不是良知,即不是致知矣。(《答胡仰齋》)

理一分殊,渾融之中,燦然者在。親疏內外,皆具於天地萬物一體之心,其有親疏內外之分,即本體之條理,天理之流行。吾心實未嘗有親疏內外之分也,苟分別彼此,則同體之心未免有間,而其分之殊者皆非其本然之分矣。(《答王克齋》)

兄謂:「近時學者,往往言良知,本體流行,無所用力,遂至認氣習為本性。不若說致知功夫,不生弊端。」鄙意則謂:「今之認氣習為本性者,正由不知良知之本體。不知良知之本體,則致知之功,未有靠實可據者。

故欲救其弊,須是直指良知本體之自然流行,而無假用力者,使人知所以循之,然後為能實用其力,實致其知。不然,卻恐其以良知為所至之域,以致知為所入之途,未免岐而二之,不得入門內也。如好善惡惡,亦是徹上徹下語,循其本體之謂善,背其本體之謂惡,故好善惡惡亦只是本體功夫,本體流行只是好善惡惡。」(《答陳明水》)

學者誠不失其良心,則雖種種異說,紛紛緒言,譬之吳、楚、閩、粵方言各出,而所同者義。苟失其良心,則雖字字句句無二,無別於古聖,猶之孩童玩戲,籹飾老態,語笑步趨,色色近似,去之益遠。(《答馬問菴》)

覺則無病可去,患在於不覺耳。常覺則常無病,常存無病之心,是真能常以去病之心為心者矣。

中離懲忿窒慾為第二義,亦是為志未徹底。徒用力於忿欲者,而發人心無聲無臭,一旦不可得而見,豈有二義三義也?(以上《答高公敬》)

來教謂:「人心自靜自明,自能變化,自有條理,原非可商量者,不待着一毫力。」又謂:「百姓日用,不起一念,不作一善,何嘗鶻突無道理來!」又謂:「今世為學用功者,苟非得見真體,要皆助長。必不得已,不如萬緣放下,隨緣順應。」又謂:「人志苟真,必不至為惡,不勞過為猜防。」皆日新之語。(《答王士官》)

《大學》言知止,止者,心之本體,亦即是功夫。苟非一切止息,何緣得定、靜、安?因便將見前酬應百慮,認作天機活潑,何啻千里!(《寄雙江》)


  

大抵學不必過求精微,但粗重私意斷除不淨,真心未得透露,種種妙談皆違心之言,事事周密皆拂性行,向後無真實腳根可扎定得,安雍其有成也?(《寄橫溪弟》)

好惡與人相近,言羞惡是非之知不容泯滅,後世舍獨知而求之虛明湛一,卻恐茫然無着落矣。(《答朱芝山》)

自謂寬裕溫柔,焉知非優遊怠忽;自謂發強剛毅,焉知非躁妄激作。忿戾近齋莊,瑣細近密察,矯似正,流似和,毫釐不辨,離真逾遠。然非實致其精一之功,消其功利之萌,亦豈容以知見情識而能明辨之。(《寄敖純之》)

先師謂「致知存乎心悟」,若認知識為良知,正是粗看了,未見所謂「不學不慮,不繫於人」者。然非情無以見性,非知識意念則亦無以見良知。周子謂:「誠無為,神發知。知神之為知,方知得致知;知誠之無為,方知得誠意。」來書啟教甚明,知此即知未發之中矣。

格物二字,先師以為致知之實。蓋性無體,以知為體,知無實,事物乃其實地。離事物則無知可致,亦無所用其致之之功,猶之曰「形色乃天性之實,無形色則無性可盡,惟踐形然後可以盡性」雲爾。大抵會得時,道器隱顯、有無本末一致;會未得,則滯有淪虛,皆足為病。

(以上《答陳明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