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100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儒學案

第100頁 / 共462頁。

德涵字汝海,號聚所。隆慶辛未進士。從祀議起,上疏極言文成應祀。授刑部主事。

江陵當國,方嚴學禁,而先生求友愈急。傅慎所、劉畏所先後詆江陵,皆先生之邑人,遂疑先生為一黨,以河南僉事出之。御史承江陵意,疏論鑴秩而歸。未幾卒,年五十六。


  

先生受學於耿天台,鄉舉後卒業太學。天台謂:「公子寒士,一望而知,居之移氣若此。獨汝海不可辨其為何如人。」問學於耿楚倥,楚倥不答。

先生憤然曰:「吾獨不能自參,而向人求乎?」反閉一室,攻苦至忘寢食,形軀減削。出而與楊道南、焦弱侯討論,久之,一旦霅然,忽若天牖,洞徹本真,象山所謂「此理已顯也」。然潁泉論學,於文莊之教,無所走作,入妙通玄,都成幻障,而先生以悟為入門,於家學又一轉手矣。

德溥字汝光,號四山。舉進士,官至太子洗馬。所解《春秋》,逢掖之士多宗之。更掩關宴居,覃思名理,着為《易會》。

自敘非四聖之《易》,而霄壤自然之《易》,又非霄壤之《易》,而心之《易》。其於《易》道,多所發明。先生浸浸向用,忽而中廢,其京師邸寓,為霍文炳之故居。文炳奄人,張誠之奴也,以罪籍沒,有埋金在屋。

先生之家人發之,不以聞官。事覺,罪坐先生,革職追臓,門生為之醵金以償。潁泉素嚴,聞之怒甚,先生不敢歸者久之。

德泳號瀘水。萬曆丙戌進士,授行人,轉雲南御史。壬辰正月,禮科都給事中李獻可公疏請皇長子豫教。上怒,革獻可為民。

先生救獻可,亦遂革職。累疏薦不起。先生既承家學,守「致良知」之宗,而於格物則別有深悟。論者謂「淮南之格物,出陽明之上」,以先生之言較之,則淮南未為定論也。

東廓論學書

向來起滅之意,尚是就事上體認,非本體流行。吾心本體,精明靈覺,浩浩乎日月之常照,淵淵乎江河之常流,有所所障蔽,有所滯礙,掃而決之,復見本體。古人所以造次於是,顛沛於是,正欲完此常照、常明之體耳。(《與君亮、伯光》)

良知之教,乃從天命之性,指其精神靈覺而言。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無往而非良知之運用,故戒懼以致中和,則可以位育,擴充四端,則可以保四海,初無不足之患,所患者未能明耳。好問好察以用中也,誦詩讀書以尚友也,前言往行以畜德也,皆求明之功也。及其明也,只是原初明也,非合天下古今之明而增益之也。

世之沒溺於聞見,勤苦於記誦,正坐以良知為不足,而求諸外以增益之,故比擬愈密,揣摩愈巧,而本體障蔽愈甚。博文格物,即戒懼擴充,一箇功夫,非有二也。果以為有二者,則子思開卷之首,得無舍其門而驟語其堂乎?(《復夏敦夫》)

越中之論,誠有過高者,忘言絶意之辨,向亦駭之。及臥病江上,獲從緒山、龍溪切磋,漸以平實。其明透警發處,受教甚多。夫乾乾不息於誠,所以致良知也;懲忿、窒慾、遷善、改過,皆致良知之條目也。

若以懲忿之功為第二義,則所謂「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已百已千」者,皆為剩語矣。源泉混混以放乎四海,性之本體也,有所壅蔽,則決而排之,未嘗以人力加損,故曰「行所無事」。若忿欲之壅,不加懲窒,而曰「本體原自流行」,是不決不排,而望放乎海也。苟認定懲窒為治性之功,而不察流行之體,原不可以人力加損,則亦非行所無事之旨矣。

(《答聶雙江》)

明德之明,人人完足。遇親而孝,遇長而弟,遇君而忠,遇夫婦而別,遇朋友而信,無往非明德之流行。流行之合宜處,謂之善,其障蔽而壅塞處,謂之不善。學問之道無他也,去其不善以歸於善而已矣。

(《與鮑復之》)

古人理會利害,便是義理;今人理會義理,猶是利害。(《答甘泉》)

良知精明處,自有天然一定之則,可行則行,可止則止,真是鳶飛魚躍,天機活潑,初無妨礙,初無揀擇。所患者好名好利之私,一障其精明,則糠秕眯目,天地為之易位矣。(《答周順之》)


  

果能實見「敬」字面目,則即是性分,即是禮文,又何偏內偏外之患乎?若歧性分禮文而二之,則已不識敬,何以語聖學之中正乎?(《與方時勉》)

來教謂:「心有主宰,遇非禮則勿視、勿聽,將無以非禮為,在事事物物上求之乎?」心有主宰,便是敬,便是禮;心無主宰,便是不敬,便是非禮。(《答林朝相》)

聖門要旨,只在修己以敬。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雜以塵俗也。戒慎恐懼,常精常明,則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故道千乘之國,直以敬事為綱領。信也者,敬之不息者也,非敬之外復有信也。

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即敬之流行於政者也。先儒謂「未及為政」,得毌以修己安百姓為二乎?(《與胡鹿 》)

遷善改過,即致良知之條目也。果能戒慎恐懼,常精常明,不為物慾所障蔽,則即此是善,更何所遷?即此非過,更何所改?一有障蔽,便與掃除,雷厲風行,復見本體。其謂「落在下乘」者,只是就事上點撿,則有起有滅,非本體之流行耳。(《答徐子弼》)

是非逆順境界,猶時有礙,乃知聲臭未泯,還是形而下學問。(《薛中離語》)

自其精明之無障礙謂之智,及自其精明之無間斷謂之仁守。(《答徐波石》)

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雜以私慾也,故出門使民,造次顛沛,參前倚衡,無往非戒懼之流行,方是須臾不離。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