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78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儒學案

第78頁 / 共462頁。

即寂而感,行焉;即感而寂,存焉。正是合本體之工夫,無時不感,無時不歸於寂也。若以此為見成,而未見學問之功,又將何如其為用也?寂非內而感非外,蓋因世儒認寂為內、感為外,故言此以見寂感無內外之學,非故以寂為外,以感為內,而於內外之間,別有一片地界可安頓也。既雲寂是性之體,性無內外之分,則寂無內外,可不辨而明矣。

良知之前無未發者,良知即是未發之中,若復求未發,則所謂沉空也。良知之外無已發者,致此良知,即是發而中節之和,若別有已發,即所謂依識也。語意似亦瞭然。設謂『良知之前無性,良知之後無情』,即謂之『無心』,而斷以為混沌未判之前語,則幾於推測之過矣。


  

公謂不肖『高明過人,自來論學,只從混沌初生無所污壞者而言,而以見在為具足,不犯做手為妙悟』,不肖何敢當!然竊觀立言之意,卻實以為混沌無歸着,且非污壞者所宜妄意而認也。觀後條於告子身上發例可見矣。愚則謂良知在人,本無污壞,雖昏蔽之極,苟能一念自反,即得本心。譬之日月之明,偶為雲霧所翳,謂之晦耳,雲霧一開,明體即見,原未嘗有所傷也。

此原是人人見在具足,不犯做手本領工夫,人之可以為堯、舜,小人之可使為君子,舍此更無從入之路。可變之幾,固非以為妙悟而妄意自信,亦未嘗謂非中人以下所能及也。”

雙江子曰:「《本意》云:『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已似於經旨本明白。知字原屬下文,今提知字屬乾字,遂謂乾知為良知,不與萬物作對為獨知,七德咸備為統天。《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是以統天贊乾元,非贊乾也。及以下文照之,則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又以易簡為乾坤之德,而知能則其用也。人法乾坤之德,至於易簡,則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也。

又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簡以知阻。』健順,言其體;易簡,言其德;知,言其才;阻險,言其變;能說能研,言聖人之學;定吉凶,成亹亹,言聖人之功用。《六經》之言各有攸當,似難以一例牽合也。」

先生曰:「乾知大始,大始之知,混沌初開之竅,萬物所資以始。知之為義本明,不須更訓主字。下文證之曰:『乾以易知。』以易知為易主可乎?此是統天之學,贊元即所以贊乾,非二義也。

其言以體、以德、以才、以變、以學、以功用,雖《經》、《傳》所有,屑屑分疏,亦涉意象,恐非易簡之旨。公將復以不肖為混沌語矣。」

雙江子曰:「程子云:『不 不聞,便是未發之中,說發便屬 聞。』獨知是良知的萌芽處,與良知似隔一塵。此處着功,雖與半路修行不同,要亦是半路的路頭也。致虛守寂,方是不 不聞之學,歸根覆命之要。

蓋嘗以學之未能為憂,而乃謂偏於虛寂不足,以該乎倫物之明察則過矣。夫明物察倫由仁義行,方是性體自然之覺,非以明察為格物之功也。如以明察為格物之功,是行仁義而襲焉者矣。以此言自然之覺,誤也。

其曰:『視於無形,聽於無聲。』不知指何者為無形聲而視之、聽之?非以日用倫物之內,別有一個虛不動明之體以宰之,而後明察之形聲俱泯。是則寂以主夫感,靜以禦乎動,顯微隱見,通一無二是也。夫子於《咸卦》,特地提出『虛寂』二字,以立感應之本,而以至神贊之,蓋本卦之止而說以發其藴,二氏得之而絶念,吾儒得之以通感,毫釐千里之差,又自可見。」


  
先生曰:「公謂夫子於《咸卦》『提出虛寂二字以立感應之本,本卦德之止而悅以發其藴』是矣。而謂『獨知是良知的萌芽,纔發便屬 聞,要亦是半路修行的路頭。明察是行仁義而襲,非格物之功,致虛守寂方是不 不聞之學,日用倫物之內,別有一個虛明不動之體以主宰之,而後明察之形聲俱泯。』似於先師致知之旨,或有未盡契也。

良知即所謂未發之中,原是不 不聞,原是莫見莫顯。明物察倫,性體之覺由仁義行,覺之自然也。顯微隱見,通一無二,在舜所謂『玄德』。自然之覺,即是虛,即是寂,即是無形、無聲,即是虛明不動之體,即為《易》之藴。

致者,致此而已;守此而已;視聽於無者,視聽此而已;主宰者,主宰此而已。止則感之專,悅則應之至,不離感應而常寂然,故曰:『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今若以獨知為發而屬於 聞,別求一個虛明不動之體,以為主宰,然後為歸復之學,則其疑致知不足以盡聖學之藴,特未之明言耳。其曰:『二氏得之以絶念,吾儒得之以通感』,恐亦非所以議上乘而語大成也。」

雙江子曰:「兄謂聖學只在幾上用功,有無之間是人心真體用,當下具足,是以見成作工夫看。夫『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今不謂誠、神為學問真工夫,而以有無之間為人心真體用,不幾於舍筏求岸,能免望洋之歎乎?誠精而明,寂而疑於無也,而萬象森然已具,無而未嘗無也。神應而妙,感而疑於有也,而本體寂然不動,有而未嘗有也。

即是為有無之間,亦何不可?老子曰:『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常寂常應,真常得性。常應常定,常清淨矣。』則是以無為有之幾,寂為感之幾,非以寂感有無隱度其文,故令人不可致詰為幾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