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儒學案 - 72 / 462
中國哲學類 / 黃宗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儒學案

第72頁 / 共462頁。

夫目之能備五色,耳之能備五聲,良知之能備萬物之變,以其虛也。致虛,則自無物慾之間,吾之良知自與萬物相為流通而無所凝滯。後之儒者不明一體之義,不能自信其心,反疑良知涉虛,不足以備萬物。先取古人孝弟愛敬五常百行之 指為典要,揣摩依彷,執之以為應物之則,而不復知有變動周流之義,是疑目之不能辨五色而先涂之以丹雘,耳之不能辨五聲而先聒之以宮羽,豈惟失卻視聽之用,而且汩其聰明之體,其不至聾且瞶者幾希!(《宛陵會語》)

天機無安排,有寂有感即是安排。


  

千古學術,只在一念之微上求。生死不違,不違此也;日月至,至此也。

一念之微,只在慎獨。

人心只有是非,是非不出好惡兩端。忿與欲,只好惡上略過些子,其幾甚微。懲忿室欲,復其是非之本心,是合本體的工夫。

論工夫,聖人亦須困勉,方是小心緝熙。論本體,眾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機直達。

心久之官則思,出其位便是廢心職。學者須信得位之所在,始有用力處。

古人說凝命凝道,真機透露即是凝。真若心透露前有個凝的工夫,便是沉空守寂。

先師自云:「吾龍場以前,稱之者十之九。鴻臚以前,稱之者十之五,議之者十之五。鴻臚以後,議之者十之九矣。學愈真切,則人愈見其有過,前之稱者,乃其包藏掩飾,人故不得而見也。」

致良知是從生機入手,乃是見性之學,不落禪定。

問:「閒思雜慮如何克去?”曰:“須是戒慎不 ,恐懼不聞,從真機上用功,自無此病。」

常念天下無非,省多少忿戾。

父子兄弟不責善,全得恩義行其中。如此,方是曲成之學。

一友用功恐助長,落第二義。答云:「真實用功,落第二義亦不妨。」

人心要虛,惟虛集道,常使胸中豁豁,無些子積滯,方是學。

張子《太和篇》尚未免認氣為道。若以清虛一大為道,則濁者、實者、散殊者獨非道乎?

問:「應物了,即一返照,何如?”曰:“當其應時,真機之發即照,何更索照?」

日往月來,月往日來,自然往來,不失常度,便是存之之法。以上(《水西會語》)

樂是心之本體,本是活潑,本是脫灑,本無罣礙繫縛。堯、舜、文、周之兢兢業業、翼翼乾乾,只是保任得此體,不失此活潑脫灑之機,非有加也。(《答汪南明》)

靜者,心之本體。濂溪主靜,以無慾為要。一者,無慾也,則靜虛動直。主靜之靜,實兼動靜之義。

動靜,所遇之時也。人心未免逐物,以其有欲也。無慾,則雖萬感紛擾而未嘗動也。從欲,則雖一念枯寂而未嘗靜也。

(《答吳中淮》)

良知是天然之靈竅,時時從天機運轉。變化雲為,自見天則,不須防檢,不須窮索,何嘗照管得?又何嘗不照管得!(《豐城問答》)

劉師泉曰:「人之生,有性有命。吾心主宰謂之性,性,無為者也,故須出頭。吾心流行謂之命,命,有質者也,故須運化。常知不落念,所以立體也,常運不成念,所以致用也。


  
二者不可相離,必兼修而後可為學。”先生曰:“良知原是性命合一之宗,即是主宰,即是流行,故致知工夫只有一處用。若說要出頭運化,要不落念,不成念,如此分疏,即是二用。二即支離,到底不能歸一。」

知者心之本體,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本明,不須假借,隨感而應,莫非自然。聖賢之學,惟自信得及,是是非非不從外來。故自信而是,斷然必行,雖遯世不見是而無悶。

自信而非,斷然必不行,雖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如此方是毋自欺,方謂之王道,何等簡易直截。後世學者,不能自信,未免倚靠於外。動於榮辱,則以毀譽為是非;惕於利害,則以得失為是非。

攙和假借,轉摺安排,益見繁難,到底只成就得霸者伎倆,而聖賢易簡之學不復可見。(以上《答林退齋》)

耿楚侗曰:「陽明拈出良知二字,固是千古學脈,亦是時節因緣。春秋之時,功利習熾,天下四分五裂,人心大壤,不復知有一體之義,故孔子提出仁字,喚醒人心。求仁,便是孔氏學脈。到孟子時,楊、墨之道塞天下,人心戕賊,不得不嚴為之防,故孟子復提出義,非義則仁無由達。

集義,便是孟氏學脈。晉、梁而下,佛、老之教淫於中國,禮法蕩然,故濂溪欲追復古禮,橫渠汲汲以禮為教。執禮,便是宋儒學脈。禮非外飾,人心之條理也。

流傳既久,漸入支離,心理分為兩事,故陽明提出良知以覺天下,使知物理不外於吾心。致知,便是今日學脈。皆是因時立教。”先生曰:“良知是人身靈氣,醫家以手足痿痺為不仁,蓋言靈氣有所不貫也。

故知之充滿處,即是仁,知之斷制處,即是義;知之節文處,即是禮。說個仁字,沿習既久,一時未易覺悟;說個良知,一念自反,當下便有歸着,尤為簡易。」

良知是造化之精靈,吾人當以造化為學。造者自無而顯於有,化者自有而歸於無。吾之精靈生天生地生萬物,而天地萬物復歸於無,無時不造,無時不化,未嘗有一息之停。自元會運世,以至於食息微渺,莫不皆然。

如此則造化在吾手,而吾致知之功自不容已矣。

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原是變動周流,此便是學問頭腦。若不見得良知本體,只在動靜二境上揀擇取捨,不是妄動,便是着靜,均之為不得所養。以上(《東遊會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