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119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日知錄

第119頁 / 共271頁。

 大小:

 第119頁

朗讀:

招魂之葬,于古未聞。《三輔黃圖》言:「漢太上皇陵在棟陽北原,在東者太上皇,在西者昭靈後」,則疑其始於此矣。晉東海王越柩為石勒所焚,妃裴氏渡江,欲招魂葬越。元帝詔有司詳議,博士傅純曰:「聖人制禮,以事緣情。設塚槨以藏形,而事之以凶;立廟祧以安神,而奉之以吉“送形而往,迎精而還。此墓廟之大分,形神之異制也。至于宗廟、寢廟,仿祭非一處,所以廣求神之道而獨不祭于墓,明非神之所處也。今亂形神之別,錯廟墓之宜,違禮失義,莫大於此。」於是下詔不許。

唐高宗顯慶三年十一月,伊麗道行軍副總管蕭嗣業擒阿史那賀魯至京師。甲午,獻於昭陵,總章元年十月,司空李勛破高麗,俘高藏、男建、男產等至京師,獻於昭陵。許敬宗言:「古者軍凱旋則飲至于廟,未聞獻馘于陵者。然陛下奉園寢與宗廟等,可行不疑。」此亦所謂自我作古者矣。


  

唐時陵寢嘗有鷹犬之奉,玄宗開元二年四月辛未,詔曰:「園陵之地,衣冠所游。凡厥有司,罔不祗事。頃者別緻鷹狗,供奉山陵,至于料度,極多費損。昔戒禽荒,既非尋常所用;遠惟龍馭,每以仁愛為心。彼耕象與耘鳥,且增哀慕;豈飛蒼而走黃,更備畋獵;有乖儀式,無益崇嚴,諸陵所有供奉鷹狗等,並宜即停。」

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烷。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于陵寢,貽范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教,感游衣于漢紀,成獻報于禮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今關中之俗,有所謂送寒衣者,其遺教也。


  
○厚葬《晉書‧索傳》:「建興中,盜發漢霸、杜二陵,多獲珍寶。帝問曰:『漢陵中物,何乃多邪!』對曰:‘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久長,比崩,而茂陵不復容物,其樹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減半,于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儉者耳,亦百世之誡。」按《史、己‧孝文紀》言:「治霸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而劉向《諫昌陵疏》,亦以孝文薄葬,足為後王之則。然考之《張湯傳》,則武帝之世己有盜發孝文園瘞錢者矣。蓋自春秋列國以來,厚葬之俗,雖以孝文之明達儉約,且猶不能盡除,而史策所書,未必皆為實錄也。《左傳‧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車馬,始用殉。重器備,槨有四阿,棺有翰檜。君子謂華元、樂舉:於是乎不臣。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今二子者,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于惡也,何臣之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