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日知錄 - 43 / 271
中國哲學類 / 顧炎武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日知錄

第43頁 / 共271頁。

○社日用甲《月令》:「擇元日,命民社。」註:「祀社日用甲。」據《郊特性》文,日用甲,用日之始也。正義曰:「《召誥》:『戊午乃社于新邑。』用戊者,公告營洛邑位成,非常祭也。」《墨子》云:「吉日丁卯,周你祝社。」疑不可信。漢用午,魏用未,晉用酉,各因其行運。潘尼《皇太子社詩》:「孟月涉初旬,吉日惟上酉。」則不但用酉,又用孟月。唐武后長壽元年制,更以九月為社;玄宗開元十八年詔,移社日就千秋節,皆失古人用甲之義矣。

○不齒之服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出乎吉,則入乎凶。惰游之士縞冠垂,不齒之人玄冠縞武。以其為自吉而之凶之人,故被之以不純吉,而阿乎凶之服。


  

○為父母妻長子礻覃礻覃者,終喪之祭。父母之喪,中月而礻覃固已,妻與長子何居?夫不有祖父母、伯叔父母及昆弟乎?曰夫為妻父為長子,喪之主也;服除而礻覃,非夫、非父,其誰主之?若祖父母、伯叔父母及兄弟,則各有主之者矣,故不礻覃。父在為母,則從乎父而礻覃。

○為殤後者以其服服之「為殤後者,以其服服之。」殤無為人父之道,而有為殤後者,此禮之變也。謂大宗之子未及成人而殤,取殤者之兄弟若兄之子以為後,則以為人後之服而服之如父,不以其殤而殺,重大宗也。若魯之閔公,八歲而薨,僖為之後是已。夫禮之制殤,所以示長幼之節而殺其恩也。大宗重則長幼之節輕,故殤之服而有時不異乎成人,不以宜殺之恩而虧尊祖之義,此所謂權也。若曰服其本服云爾,《記》何必言之,而亦烏有為殤後者哉。

○庶子不以杖即位古之為杖,但以輔病而已,其後以杖為主喪者之用。喪無二主,則無二杖,故庶子不以杖即位。

夫為妻杖,則其子不杖矣。父為長子杖,則其孫不矣。《雜記》曰:「為長子杖,則其子不以杖即位。」

○婦人不為主而杖者無杖則不成喪,故女子在室,父母死而無男昆弟,則女子杖。其曰「一人」,明無二杖也。

姑在為夫杖,必其無子也。母為長子削杖,必其無父也。此三者皆無主之喪,故婦人杖。

○庶姓別于上庶姓者,子姓也。《特牲饋食禮》言「子姓兄弟」,注曰:「所祭者之子孫。言子姓者,子之所生。」《玉藻》、《喪大記》並言「子姓」,注曰:「子姓,謂眾子孫也。」故《詩》言「公姓以繼公子」,而「同父」之變文則雲「同姓」。此所云「庶姓別于上」者,亦「子姓」之姓,與《周禮‧司儀》之雲「土揖庶姓」者,文同而所指異也。

○愛百姓故刑罰中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窮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間,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閨門之內;而猶有不帥教者,然後歸之士。然則人君之所治者約矣,然後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悉其聰明、致其忠愛以盡之。夫然,刑罰焉得而不中乎?是故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輔人君之治,罔攸兼于庶獄,而民自不犯于有司。風欲之醇,科條之簡,有自來矣。《詩》曰:「君之宗之。」吾是以知宗子之次於君道也。


  
○庶民安故財用足民之所以不安,以其有貧有富。貧者至于不能自存,而富者常恐人之有求,而多為吝嗇之計,於是乎有爭心矣。夫子有言:「不患貧,而患不均。」夫惟收族之法行,而歲時有合食之恩,吉凶有通財之義。本俗六,安萬民……三曰聯兄弟,而鄉三物之所興者。六行之條曰睦、曰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矣。此所謂均無貧者,而財用有不足乎?至于《葛ぱ》之刺興,《角弓》之賦作,九族乃離,一方相怨,而瓶交恥,泉池並竭,然後知先王宗法之立,其所以養人之慾,而給人之求,為周且豫矣。

○術有序《學記》「術有序」註:「『術』當為『遂』,聲之誤也。《周禮》:『萬二千五百家為遂。』」按《水經注》引此作「遂有序」。《周禮》遂人之職,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ガ,五ガ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皆有地域溝樹之使,各掌其政令。又按《月令》:「審端經術。」註:「『術』,《周禮》作『遂』。夫間有遂,遂上有經。經,小溝也。」《春秋‧文公十二年》:「秦伯使術來聘。」《公羊傳》、《漢書‧五行志》並作「遂」。《管子‧度地篇》:「百家為裡,裡十為術,術十為州。」術音遂。此古術、遂二字通用之證。陳可大《集說》改「術」為「州」,非也。

《周禮‧州長》:「會民射于州序。」陳氏《禮書》曰:「州曰序。《記》言遂有序何也?《周禮》遂官各降鄉官一等,則遂之學亦降鄉一等矣。降鄉一等而謂之州長,其爵與遂大夫同,則遂之學其名與州序同可也。」

○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三代之世,凡民之後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治國平天下之事。孔子之於弟子也,四代之禮樂以告顏淵,五至三元以告子夏,而又曰:「雍也,可使南面。“然則內而聖,外而王,無異道矣。其系《易》也曰:“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故曰:「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