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342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342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342頁

朗讀:

奏為時事多艱,需材孔亟,請推廣學校,以勵人材,而資禦侮,恭摺仰祈聖鑒事。竊臣聞,國于天地,必有與立。言人才之多寡,系國勢之強弱也。去歲軍事既定,皇上順窮變通久之義,將新庶政,以圖自強,恐辦理無人,百廢莫舉,特降明詔,求通達中外,能周時用之士,所在咸令表薦,以備擢用。綸一下,海內想望,以為豪傑雲集,富強立致。然數月以來,應者寥寥,即有一二,或僅束身自好之輩,罕有濟難瑰偉之才。于側席盛懷,未能盡副。夫以中國民眾數萬萬,其為士者十數萬,而人才之絶,至于如是。非天之不生才也,教之之道未盡也。

夫二十年來,都中設同文館,各省立實學館、廣方言館、水師武備學堂、自強學堂,皆合中外學術,相與講習,所在而有。而臣顧謂教之之道未盡,何也?諸館皆徒習西語西文,而于治國之道,富強之原,一切要書,多未肄及,其未盡一也。格致製造諸學,非終身執業,聚眾講求,不能致精。今除湖北學堂外,其餘諸館,學業不分齋院,生徒不重專門,其未盡二也。諸學或非試驗測繪不能精,或非遊歷察勘不能確。今之諸館未備圖器,未遣遊歷,則日求之於故紙堆中,終成空談,無自致用,其未盡三也。利祿之路,不出斯途,俊慧子弟,率從事帖括,以取富貴,及既得科第,遂與學絶,終為棄材。今諸館所教,率自成童以下,苟逾弱冠,即已通籍,雖或向學,欲從末由,其未盡四也。巨廈非一木所能支,橫流非獨柱所能砥。天下之大,事變之亟,成求多士,始濟艱難。今十八行省,只有數館,每館生徒,只有數十,士之慾學者,或以地僻而不能達,或以額外而不能容。即使在館學徒,一人有一人之用,尚于治天下之才,萬不足一,況于功課不精,成就無幾,其未盡五也。


  

此諸館所以設立二十餘年,而國家不一收奇才異能之用者,惟此之故。曰:然則岩穴之間,好學之士,豈無能自績學以待驅策者?曰:格致、製造、農、商、兵、礦諸學,非若考據、詞章、帖括之可以閉戶獺祭而得也。書必待翻譯而後得讀。一人之學,能翻群籍乎?業必待測驗而後致精,一人之力能購群器乎?學必待遊歷而後征實,一人之身能履群地乎?此所以雖有一二倜儻有志之士,或學焉而不能成,或成焉而不能大也。

乃者欽奉明詔,設官書局于都畿,領以大臣,以重其事。伏讀之下,仰見聖神措慮,洞見本原。臣于局中一切章程,雖未具悉,然知必有良法美意,以宣達聖意,闡揚風化者。他日奇才異能,由斯而出,不可勝數也!惟育才之法,匪限于一途;作人之風,當遍于率土。臣請推廣此意,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府州縣學,選民間俊秀子弟年十二至二十者入學。其諸生以上欲學者聽之。學中課程,誦《四書》、《通鑒》、《小學》等書,而輔之以各國語言文字,及算學、天文、地理之粗淺者,萬國古史近事之簡明者,格致理之平易者,以三年為期。省學選諸生年二十五以下者入學。其舉人以上欲學者聽之。學中課程誦經史子及國朝掌故諸書,而輔之以天文、地輿、算學、格致、製造、農、商、兵、礦、時事、交涉等學,以三年為期。京師大學選舉貢監年三十以下者入學。其京官願學者聽之。學中課程,一如省學,惟益加專精,各執一門,不遷其業,以三年為期。其省學大學,所課門目繁多,可仿宋胡瑗經義治事之例,分齋講習,等其榮途,一歸科第,予以出身,一如常官。如此則人爭濯磨,士知嚮往,風氣日開,技能自成,才不可勝用矣。


  
或疑似此興作,所費必多,今國家正值患貧,何處籌此巨款?臣查各省各府州縣,率有書院,歲調生徒入院肄業,聘師講授,意美法良。惟奉行既久,積習日深,多課帖括,難育異才。今可令每省每縣各改其一院,增廣功課,變通章程,以為學堂。書院舊有公款,其有不足,始撥官款補之。因舊增廣,則事順而易行;就近分籌,則需少而易集。惟京師為首善之區,不宜因陋就簡,示天下以樸。似當酌動帑藏,以崇體制,每歲得十餘萬,規模已可大成。中國之大,豈以此十餘萬為貧富哉!或又疑所立學堂既多,所需教習亦眾,竊恐乏人,堪任此職。臣以為事屬創始,學者當起於淺近,教者亦無取精深。今宜令中外大吏,各舉才任教習之士,悉以名聞。或就地聘延,或考試選補,海內之大,必有可以充其任者。學堂既立,遠之得三代庠序之意,近之采西人廠院之長,興賢教能之道,思過半矣。然課其記誦,而不廓其見聞,非所以造異才也。就學者有日進之功,其不能就學者,無講習之助,非所以廣風氣也。今推而廣之,厥有與學校之益,相須而成者,蓋數端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