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一種文化的自我修養,在外國觀察者看來,似乎說不上有何意義。修養方法本身是很明白的,但為什麼要如此麻煩自己?為什麼把自己弔在鈎子上?為什麼全神貫注於丹田?為什麼如此自苦以至一文不花?為什麼只集中鍛鍊一項苦行而對局外人認為確實重要、應當訓練的某些衝動卻毫不要求剋制?尤其是那些在本國從未學過修養方法的觀察者,來到高度信賴修養方法的國家裡,就最容易產生誤解。
在美國,自我修養的方法和傳統不甚發達。美國人認為,一個人若在自己生活中找到了可能實現的目標,在必要時就會鍛鍊自己以求達到自己選擇的目標。是否進行鍛鍊取決於他的理想、良心或維伯倫①所謂的「職業本能」(an instinct of workmanship)。為了當足球運動員,他可以接受嚴格的紀律;為了成為一個音樂家或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他可以放棄一切娛樂。他的良心使他棄絶邪惡和輕率。
但在美國,自我修養不象算術,可以毫不考慮其對特定事例的應用,而僅作為一種技術訓練來學習。如果說美國也有人教這種修行,那是歐洲某些教派的領袖或傳授印度修煉方法的印度教牧師(swamis)教的。甚至基督教的聖特麗薩(Saint Theresa)或聖胡安②所傳授及實踐的默想和祈禱式的宗教修行,在美國也近於絶跡。
① 維伯倫(Veblen,Thorstein
1857-
1929),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日譯者
② 聖特麗薩(Saint Theresa de Jesus
1515-
1582)、聖胡安(Juan de la Cruz或Juan de Yepezy Alvarez
1542-
1591),均為西班牙卡爾梅修道院的神秘主義者。——日譯者
但是日本人卻認為,無論是參加中學考試的少年,還是參加劍術比賽的人,或者僅僅是貴族生活者,都要在學習應付考試所必需的特定內容之外,進行自我修養。不管考試成績多麼好,劍術多麼高超,也不管你的禮貌如何周到,也必須放下書籍、竹刀或社交活動,進行特殊的修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接受神秘的修煉。但是,即使那些不修煉的日本人也承認自我修養的術語和實踐在生活中的地位。各個階級的日本人都運用普遍流行的那一套有關自我剋制的概念來判斷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