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① 應是生麥,位於橫濱市。著者誤以為是在薩摩。當時是薩摩藩兵隊列通過生麥村,理查森欲橫穿隊列,引起糾紛而被殺害。著者因此誤以為在薩摩。——譯者
② 指「開成所」。——日譯者
見F.H.Norman,前引書,第
44-
45頁及注
85——日譯者(中譯本第
47頁及注③)
④ 此處應為「薩英戰爭」,不應稱「生麥事件」——譯者
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例。與薩摩藩媲美、也以好戰和激烈排外著稱的另一個藩是長州藩。這兩個藩都是培育「王政復古」領導者的溫床。沒有正式權力的朝廷曾發佈一道敕今,限以
1863年(陰曆)
5月
11日為期,命令將軍把一切夷狄趕出日本國土。幕府沒有理睬這道命令,而長州藩則反之。它從要塞向通過下關海峽的西方商船開炮。日本的火炮和炮藥實在低劣,外國船隻並末受損害。為了懲罰長州藩,西歐各國聯合艦隊迅速擊毀了長州藩要塞,並索取三百萬美元的賠償,然而這次炮擊卻帶來了與薩摩藩同樣奇妙的後果。諾曼論述薩摩事件和長州事件時寫道:「這些曾經是攘夷急先鋒的藩發生了豹變,不管其背後的動機多麼複雜,這種行動卻證明了他們的現實主義和冷靜態度,人們對此只能表示敬意。」①
F.H.Norman:《日本近代國家的誕生》第
45頁。
這種善於適應情況的現實主義是日本人「對名分之情義」的光明面。像月亮一樣,「情義」有其光明面和黑暗面。它的黑暗面是使日本把美國限制移民法和倫敦海軍裁軍條約看作是對日本民族的極大悔辱,並驅使它進行了這場不幸的戰爭計劃。它的光明面則是,使日本能夠以善意的態度接受
1945年的投降及其後果。日本是仍然一如往昔,按其性格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