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165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65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165頁

朗讀:

中共代表開始滲透到東北軍的軍官訓練團,到1936年夏季,張楊兩位統帥也被招攬到了統一戰線一邊。

123日,蔣飛抵張楊駐節地西安,希望穩定那裡的不安局勢,並加強圍剿力度。在那裡,1212日拂曉,東北軍第一零五師和張學良的衛隊第二營發動了兵變。蔣被囚禁,少帥提出了八項主張:


  

1.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派各黨共同負責救國。

2.停止一切內戰。

3.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將領。

4.釋放一切政治犯。

5.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之一切政治自由。

6.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7.確實執行孫總理遺囑。

8.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1214日,東北軍、西北軍和中共軍隊組成了抗日聯軍軍事委員會。張學良出任委員會主席,表明他或許抱有某種領導統一戰線的秘密野心。

西安事變和綁架蔣震驚了中外。國民黨右派領袖立即決定進行討伐,並派飛機到西安展示實力。中國再一次處在了內戰的邊緣。此刻共產黨發覺發動兵變者急於反蔣甚于抗日,並且料定任何大規模的國民黨進攻將必然把他們(中共)捲入其中,從而損害他們的事業。

莫斯科也意識到中國的內亂只會有利於日本,蔣應該被放出來領導抗日。中日開戰肯定將緩解日本對蘇聯的壓力和國民黨對共產黨的壓力。在這些考慮的促動下,周恩來從幕後現身前台進行調停。中共的態度一夜間從「反蔣抗日」轉變為「聯蔣抗日」。

這一轉變令少帥措手不及,迫于輿論壓力,他終於同意釋放那位本想待價而沽的俘虜。1936年重225日,蔣在一度囚禁他的人之陪同下飛回南京。張學良自願聽從懲罰。一個特別軍事法庭判處他十年監禁外加剝奪五年公民權,但蔣以張學良迅速悔過為由出來說項,由此監禁處罰被免除。

但他還是被軟禁起來。36

儘管蔣堅持不會以獲釋為條件而簽署任何協議,但他最終還是承諾,只要共產黨答應支持三民主義,就可以參加未來的抗日戰爭。剿共停止了,但政府對西北紅區的封鎖仍然繼續。

西安事變可以說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幫助統一了國家,也停止了內戰。蔣中正不再被看作是抗擊日軍的絆腳石,而是具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領導中國統一戰線以抵抗外來侵略者。

5.成敗得失:十年回顧

雖然國民政府處在無窮無盡的內外交困境地,但卻努力繼承孫中山重建國家的遺志。這頭十年結束時的記錄,表明了在金融、交通、工業發展和教育領域的一些進步。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卻忽視了十分急需的社會和經濟根本改革,並推行一種不負責任的財政赤字政策

這兩點都造成了根本性的深遠影響,最終導致災難性後果。以下是對這十年得失的簡要回顧。


  
37

5.1金融改革最顯着的成就是用銀元代替銀兩,與推行紙幣「法幣」為合法貨幣。儘管在1914年就推行銀元為基本的貨幣單位,但由於傳統及感覺上的便利,銀兩仍然在商業活動中使用。這兩種交換媒介的並行引起了混亂和糾葛,因為兩者之間的兌換率受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化。193344日,國民政府斷然廢除銀兩,以0.715(兩)兌換一(元)的比值用銀元來取而代之。

這個改革剛剛推行就出現了新問題:世界市場上銀價的急劇上揚導致白銀迅速從中國外流。持續的外流引起了通貨膨脹、高利率、貨幣短缺、股市跌宕,房地產蕭條和企業倒閉。1935113日,政府最終採取了白銀國有化的大膽措施,並由四大國家銀行以25%的儲備銀髮行了一種新的紙幣

法幣。此後,在19362月,一套十進位制的鎳幣代替紙幣的輔幣投入流通,這套鎳幣分成五分、一角和兩角,另外還有半分和一分兩種銅板。

四家國家銀行被賦予了不同的職責。其中最大的一家,1934年擁有一億元資金的中央銀行,成為負責保持貨幣穩定的國家核心銀行。擁有四千萬元資金的中國銀行負責外匯管理,而擁有兩千萬資金的交通銀行則委以協助國內工業企業的重任。中國農民銀行經營價值五千萬的農村信用和土地抵押業務。

前三家銀行獲准無限制地買賣外匯,目的是穩定匯率。這樣,外匯就由政府銀行控制了,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5.2關稅自主鴉片戰爭後強加給中國的值百抽五的固定關稅率,時時刻刻讓人想起中國之半殖民地地位,而且刺激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不斷高漲。廢除關稅限制是國民政府自成立起就一直想要實現的目標。國民政府以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為後盾,在192877日宣佈了兩項指導原則:業已過期的條約和協議將由新的條約和協議取代,而尚未過期的條約和協議將根據法律程序予以廢除或重新簽訂。美國率先在724日與中國簽訂了一項平等友好的關稅協定,隨後德國(817日)、比利時(1122日)、意大利(1127日)、英國(1220日)、法國(1222日)和日本(192956日)迅速倣傚。

根據這些協議,列強承認了中國的關稅自主,併進而在原則上同意放棄領事裁判權。

5.3收回外國租界配合爭取關稅自主,國民黨成功地收回了一些外國租借地。英國在19272月同意放棄漢口和九江的租界,19292月放棄了鎮江租界,19304月放棄了威海衛租界,同年9月放棄了廈門租界。比利時在天津的租界也在19311月收回。中國收回損失的權益一直到1943年才得以完成,是年,美國和英國帶頭自動廢除所有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從而結束了中國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