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100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00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100頁

朗讀:

隨後幾年,馬建忠又介紹英、法、德等國代表與朝鮮簽訂條約,這個「隱士王國」終於向西方開放,並且按照中國模式緩慢地進行了一些現代化工作。李鴻章積極的外交活動,輓回了總理衙門推卸對於朝鮮的責任的部分聲譽。

2.國內暴亂與國際政治


  

2.11882年兵變朝鮮高宗于1873年親政後,閔妃削奪大院君的勢力而取得越來越大的權力。她支持改革,僱用一些日本軍官訓練朝鮮軍隊。大院君對此忌妒不滿,決定削弱其影響,甚至想趁機幹掉她。這場權力爭鬥于1882年發展成一場正面衝突。

大院君利用一些被遣散士兵

他們是閔妃軍事改革的犧牲品

的不滿情緒,煽動他們攻打王宮與日本使館。閔妃喬裝而逃,倖免一死,日本使館則被焚,七名日軍軍官被殺,日本公使11逃回本國。這場政變使大院君重新掌權。

中國政府又一次派遣丁汝昌與馬建忠赴朝鮮調查此案。一名朝鮮廷臣向馬建忠坦言:一切混亂的根源在於大院君,大院君隔離了君王與外界的聯繫,並處死了與外交有關的官員。廷臣警告說,如果大院君得不到應有的處置,日本將可能採取懲罰性行動。於是馬建忠迅速逮捕大院君,並送往中國監禁。

與此同時,更多的日本與中國兵船來到朝鮮。按照馬建忠的勸告,朝鮮國王與日本達成一項協議,同意支付日本5萬美元賠款撫卹被害軍官,另賠償50萬美元給日本政府,派使團赴東京道歉,並允准日方在使館內駐軍和建築兵營。這項協議給予日本向朝鮮派兵的權利,標志著日本外交的重大勝利。這一條約後來造成了巨大的麻煩,馬建忠儘管受過國際法的訓練,他對此也始料未及。

1882年兵變之後,李鴻章開始積極行動,加強中國在朝鮮的地位。中國和朝鮮締結了一項商約,條約給予中國以治外法權,中國人則提供貸款給朝鮮政府,並送贈一批洋槍。李鴻章還任命一名中國商務代辦監督朝鮮的貿易,並指令年輕的官員袁世凱負責訓練朝鮮軍隊。前德國駐天津領事穆麟德(Paul George von Mollendorf)擔任了朝鮮的海關稅務司和外交顧問。

中國的六個營軍隊駐在朝鮮,以維持治安和防備日後日本的侵略。由於李鴻章的積極政策,中國在朝鮮的勢力達到新的高峰。 2.21884年暴動此時,袁世凱與閔妃連手對抗日本日漸增強的影響。此後幾年裹,朝鮮人中的親華派與親日派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曾在東京受到熱情款待的道歉使團團長建議朝鮮國王接受日本的幫助,進行改革,高宗任用了兩位日本顧問。東京也作出了友好的表示,提出減少駐朝軍隊,並歸還部分賠款,用於朝鮮的行政改革。一位新的日本駐朝公使12被派往朝鮮,竭力鼓吹朝日交誼,並操縱由金玉均領導的親日派。 此時,袁世凱和朝鮮的親華派掌管着朝鮮政府。

但在1884年,中國因中法戰爭從朝鮮撤回了三個營的兵力,親日派便決定發動政變。1884124日,在漢城新郵政長官的就職晚宴上,所有的外國代表與中、朝高層要人均應邀出席。但惹人注目的是,日本公使卻未露面。在宴會結束之前,朝鮮親日派放火燒城,並在日軍幫助下衝進王宮,逮住了國王,濫殺了一些親華的官員。


  
袁世凱的軍隊在閔妃的請求下開進王宮,中國士兵遠遠超過日軍與反叛者,他們平定了叛亂並救出了國王。這一圖謀失敗後,日本公使燒掉了公使館,逃至一個海港, 13而叛亂的主要煽動者金玉均卻逃往日本。 東京立即派一支討伐部隊和一名特使14前往朝鮮,強迫朝鮮政府為死難者與財產損失賠償11萬美元、致書道歉及賠款2萬美元重建使館。與此同時,伊藤博文前往天津與李鴻章商談。

李鴻章當時正忙於應付中法戰爭,因此迅即妥協,並于1885418日締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此約規定: (1)中、日兩國應于四個月之內各將軍隊盡數撤出; (2)雙方應勸朝鮮聘請別國人為教練,中、日兩國人員均不得訓練朝鮮軍隊;(3)日後任何一國如欲派兵前往朝鮮平亂,應事先行文知照對方,一俟事定,應即撤兵,不得留防。

這一協議實際上使朝鮮淪為了中、日兩國的共同保護國,取消了中國的唯一宗主國地位,並且確認了日本具有向朝鮮派兵之權。

另一方面,俄國于1885年佔領了朝鮮東北海岸(北緯39度)的不凍港元山港,英國又報復性地奪取了朝鮮南端外的巨文島,這些國際紛爭使局勢更為混亂。日本意識到,西方國家在朝鮮的影響,將威脅它在朝鮮的利益,於是採取鼓勵中國加強控制朝鮮的新政策。日本設想,假如中國成功地削弱外國的影響,那麼,日本在將來只須與中國打交道。李鴻章沒有識破日本的陰謀,加強了對朝鮮的控制;他遣送大院君回國,以安撫朝鮮人的不滿,並且任命袁世凱為駐朝鮮大臣,全面掌握朝鮮的商業和外交事務,監督其內政。

年輕、果斷而又精力充沛的袁世凱,很快控制了朝鮮的宮廷、海關、貿易與電報業務。在1885-1893年間,袁世凱盡一切可能擴大中國的影響,成為朝鮮國內最有權勢的人物,但他全然不知自己不知不覺地服務于日本的利益。他與李鴻章都沒意識到,這種獨自控制的政策,有悖于先前引入西方影響以對抗日本的政策。正當中國勢力在朝鮮盛極一時之時,日本在經濟上與軍事上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到1894年,日本已充分實行現代化,隨時準備向中國挑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