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90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90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90頁

朗讀:

1872年,皇帝已屆成年並成婚,但是沒有邀請外國外交人員參加這個慶典,因此也就避免了禮制問題。次年2月,皇帝開始親政。外國代表重提覲見要求,總理衙門看到無法再延遲這個問題了,遂就適當的禮儀問題和外交人員展開了長期的討論,最後,他們同意外國代表在覲見時以鞠躬代替叩頭。其時,日本外相副島種臣抵達中國來交換1871年條約的批准書(參見下一章),他堅持說,由於他的大使身分,所以有權先於身為公使級別的西方使節受到接見。

這顯然是想讓別人明白,日本深諳西方的外交慣例,並藉此申明日本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


  

1873629日是個星期天,外國外交官被要求于上午五時半集合,但是直到九點他們才在紫光閣受到同治帝的接見。日本外相首先受到接見,隨後按照資歷深淺分別是俄國公使倭良嘎哩(Vlangaly)、美國公使鏤斐迪(Low)、英國公使威妥瑪、法國公使熱福哩(de Gcofroy)、荷蘭公使費果遜(Ferguson)、德國翻譯壁斯瑪(Bismarck)。他們把國書放在皇帝面前的桌子上,皇帝通過恭親王對各位公使代表的國家表達了友善之情。西方外交官期待十二年之久的覲見,僅得半個小時便要收場。

13這次覲見有負眾望,外國代表後來發現,他們受接見的紫光閣就是用來召見貢使的場所,這令他們更加興味索然。14

1.5馬嘉理案,1875年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關稅之戰造成歐洲大蕭條,連帶對中國的貿易也產生了不利影響,在1872年後持續衰退。匯豐銀行在其歷史上第一次宣佈虧損,並宣稱1875年和1874年無紅利可分。為了貿易方面有光明的前景,英國策劃了一個方案,就是修建一條從緬甸到雲南的鐵路和貿易路線,以打開中國的後門,深入中國內陸。

1874年,迪斯累裡(Disraeli)政府的印度部大臣索爾茲伯裡勛爵(Lord Salisbury),命令印度政府承擔考察建議路線的任務,並請求外交部指示駐北京公使徵得中國政府批准,讓一支從緬甸來的探險隊在那裡進入中國。

威妥瑪懷疑這樣一條線路能否用於貿易,令他吃驚的是,他發覺中國政府不僅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而且同意讓28歲的英國副領事馬嘉理(Augustus Magary)沿長江上溯迎接探險隊。儘管馬嘉理知道中國和緬甸的邊境地區有匪盜出沒,並且對外國人持有敵意,但他不願中國地方官員的警告,冒險來到邊境地區的八莫(Bhamo),等候由上校布郎(Horate A.Browne)率領的探險隊從緬甸前來。1875221日,馬嘉理在那裡遭到伏擊被殺。

國際法規定,當一位外國人由於自冒風險而身陷險境時,東道國沒有保證其安全的責任。然而,英國政府堅持要中國政府對謀殺負責,並且指示威妥瑪索取賠償。野心勃勃的威妥瑪利用這個時機,要求調查謀殺事件,撫卹死者家屬,另派探險隊,審判事發地所在轄區的雲貴總督;他還提出了許多額外的議題,如未來的覲見程序、過境稅、對待外國外交人員的禮遇、派遣道歉使團到英國。北京很快同意調查並作出賠償,但是不讚成其它不相關的問題。

威妥瑪急不可耐地將使團撤到上海,威脅着要斷絶外交關係。為了避免決裂,1875829日,朝廷派遣郭嵩燾率領道歉使團前赴英國,並且派朝廷信任的外國僱員赫德到上海去勸說威妥瑪重啟協商。赫德技巧地暗示:假如不在中國重啟談判,郭嵩燾可能在倫敦開展外交行動,在那裡解決爭端將使威妥馬無法邀功請賞。威妥瑪同意與李鴻章在避暑勝地煙台會晤。

1876913曰,雙方締結了《煙台條約》,解決了馬嘉理事件。《煙台條約》的第一部分規定,向英國派遣道歉使團,賠償死者家庭白銀20萬兩。第二部分規定應制定中國政府與外國使節 之間的禮儀條文。第三部分規定開放四個新的港口,並劃定條約口岸的免收厘金區域。


  
然而由於來自如下方面的反對:(1)美國、德國、法國和俄國批評英國的單方面行動,(2)叫嚷着完全廢除厘金的英國商人團體,(3)反對增加鴉片稅的印度政府,這個條約直到1885年才獲得英國的批准。

馬嘉理事件最重要的後果是中國派遣了道歉使團,該使團成為中國在國外的第一個常駐使團。使團的帶領人郭蒿燾是李鴻章 的朋友,時年60歲,思想進步。在赴英國之前,他被授予兵部侍郎銜。187728日,他把清帝的道歉信呈送給維多利亞女王,之後,他在倫敦建立起第一個中國公使館。

在隨後的兩年,另外一些使館也在巴黎、柏林、西班牙、華盛頓、東京和聖彼得堡建立起來。到1880年,中國才姍姍來遲地進入了國際大家庭。

中國在響應西方外交代表慣例方面的遲緩,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原因:在體制上,它從來沒有向國外派遣過長駐性使館,而只派遣過一些特別使團,其使命要麼是在強盛和繁榮的時候擴展天子的威望,把邊陲國家納入貢賦體制,要麼是在孱弱和混亂的時候向蠻夷乞和或與之結盟。在心理上,大多數滿清官員把外交事務當作卑躬屈膝的事,把出洋任職視為流放,避而遠之;敏鋭精明的官場人士竭力規避與洋人聯繫到一起。蒲安臣的兩個助手回國後遭遇不佳:一位被派到中國西部擔任小吏,另一位在蒙古邊疆了卻餘生,好像他們被那趟出洋所玷污。



贊助商連結